新華社西安7月18日電(記者薛天)“手捧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边@是2006年7月,剛剛到陜西省安康市紫陽縣的王曉江對全縣人民作出的承諾。 ?。鼓陼r間里,王曉江堅守承諾。在他的帶領下,紫陽縣這個山高溝深、自然條件惡劣的貧困縣完成了華麗轉身,經濟發展實現突破,社會和諧穩定,干群關系由緊張轉為融洽。 了解民意是干好工作的第一步 “要想把工作干到群眾的心坎里去,第一步就是要了解群眾需要什么,期盼什么?!蓖鯐越f。 問政于民,這是2006年剛到紫陽縣的王曉江干的第一件“大工作”。為了掌握群眾的“所思、所求、所怨”,王曉江設計出涵蓋產業發展、城鎮建設、工業發展、民生保障、干部作風等多個方面的調查問卷。 “當時發了1萬份,收回了9300多份,這讓我們找準了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并以此歸納出來年的20項重點工作?!蓖鯐越f。 此外,紫陽縣還開通便民百事通熱線電話,24小時專人值守,有問必答、有難必幫、推諉必究。每周對熱線電話接聽、辦理情況進行一次小結;每月對熱線電話辦理情況進行一次全縣范圍內的通報,并對各鎮、各部門回復處理效果進行回訪調查。 正是通過定期發放萬人調查問卷和總結熱線電話中群眾所反映的問題,紫陽縣的工作制定開始由政府“自彈自唱”變成群眾“群策群力”。 “現在是群眾盼什么,黨委、政府就做什么;群眾怨什么,黨委、政府就改什么?!蓖鯐越f。 經過多次反復征求群眾意見,紫陽縣最終確立了“低山茶葉、中山魔芋、高山木本藥材,庫區大水面養殖”的立體農業發展模式,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6年的1837元增長到2014年的7794元。而連續8年開展的問卷調查,幫助紫陽縣累計實施城鄉160件實事項目,集中解決了一大批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上學難、就醫難、住房難、出行難、增收難等問題。 嚴己律人是抓班子帶隊伍關鍵點 “要給全縣的干部‘立規矩、定邊界、做表率’?!蓖鯐越瓘纳先我潦季蜎Q定扭轉紫陽縣干部作風懶散、思想落后的局面。 在作風上,王曉江首先做出了表率。除公務接待,王曉江沒有其他職務消費行為,不搞宴請、不辦酒席,一直住宿舍,沒有配過專職秘書。在紫陽工作期間,他從沒插手干預過工程項目,甚至被一些親戚朋友看做“不近人情”。 此外,作為縣委書記,王曉江自我限權,把干部選用的話語權最大程度交給群眾。 為促使干部“眼睛向下”,讓轉變作風成為常態,王曉江堅持“重基層、重實績、重公論”的用人導向,把民意作為決定干部升遷去留的一條“硬杠子”。在醞釀干部選任時,原則上只定條件和職數,具體人選由考察組現場匯總民主推薦和民意調查結果,經組織部部務會研究確定。在干部考察環節,增加包聯農戶或服務對象滿意率隨機調查,群眾滿意率低于80%的,實行一票否決。2013年至今,紫陽已有5名擬提拔干部因群眾滿意度低于80%暫緩提拔。 “這一做法,就是要讓干部把服務群眾作為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務。同時杜絕憑人情破格提拔,托關系‘找、跑、要’等用人不正之風?!蓖鯐越f。 風氣的轉變讓紫陽干群關系進一步融洽,各項工作推進也因此大大提速。 心貼群眾才能讓群眾辦事方便 為了更好地傾聽群眾訴求,搭建與群眾零距離溝通的快捷通道,從2006年開始,王曉江的手機號已經向全縣公布了9年。 一年后,紫陽縣所有縣級領導、部門和鄉鎮黨政一把手在縣城廣場全部公開了手機號碼?,F在,全縣所有干部都在辦公場所公開了自己的照片、手機、辦公電話及分工。 “王書記公布電話可不是裝樣子,2012年春節我和53個要去新疆打工的老鄉買不上火車票,一著急就給王書記給發了個短信說明情況,沒想到第二天就拿到了票,王書記可真是幫了我們大忙?!碧崞疬@事兒,紫陽縣雙橋鎮四坪村村民姜奎至今還有些激動。 統計顯示,在公布電話至今的9年來,紫陽全縣科級以上干部累計接聽和處理群眾來電、短信6萬多個。 “電話的兩頭,不僅僅連通干部和群眾,更連接黨心和民心?!蓖鯐越f。 貼近群眾、方便群眾,還要解決窗口單位和行政審批部門“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作風頑疾。2013年8月,王曉江開始改革創新政務服務中心,向社會公開政府權力清單,在全縣叫響“不進中心挪位子,窗外審批摘帽子”,把全縣51個縣級職能部門所承擔的418項行政審批事項納入中心辦理,優化審批流程,壓縮辦理時限,實行“一窗受理、內部運作、電子監察、限時辦結、統一送達”的“全程代理”服務模式,讓群眾只進一扇門,辦成所有事。 ?。玻埃保茨暝轮两?,中心共受理各類辦件超過10萬件,時限內辦結率達100%,無一延期,群眾滿意率達99.8%。 把工作干到群眾的心坎里去,這不僅是王曉江對自己提出的具體要求,更是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信念和堅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