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7月10日電(新華社記者鄭良)談起石獅這些年的變化,最讓張永寧高興的不是全國科學發展綜合實力百強縣第20位、人均GDP和財政收入居全省縣(市)第一等“光環”,而是城市交通更便利了,環境更宜居了,優質教育學位增多了,老百姓看病、就醫、找政府辦事更方便了,創新創業的人多了。 “產業升級、城市建設、體制改革、民生保障等工作,最終的落腳點是人民群眾的滿意,百姓的口碑才是官員最好的政績?!睆堄缹幷f。 “讓新石獅人真正融入這個城市” 去年10月,來自福建云霄的外來務工人員何淑孌在石獅市中心交首付款買了一套108平方的商品房,圓了多年的購房夢。 去年5月,石獅推出了新市民積分計劃,政府提供200個購房計劃補助指標,對外來務工人員按文化和技能水平、工作年限、社會服務、表彰獎勵等情況計算積分,根據積分高低享受補貼優惠。 連續多年繳納社保在公司服務10年以上等條件讓何淑孌在全市6000多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她高興地對記者說:“拿到了12萬元補貼,開發商專門為享受積分優惠的新市民辦了首付分期付款,2016年交房,房子對面就有小學,以后孩子上學可方便了?!?/p> 今年年初,和何淑孌一樣拿到購房補貼的有43位新市民,共計人民幣514萬元,圓了他們的石獅安家夢。 石獅民營經濟發達,有40多萬外來務工人員,如何讓他們共享發展紅利,在石獅安居樂業是社會管理面臨的重要問題。 張永寧用“普惠制”和“優惠制”來描述石獅的破解之道:來石獅務工或居住一年以上可以辦理居住證,可享受子女就近入學、就醫、辦理社保、享受住房公積金等24個方面市民均等待遇;而新市民積分計劃則是新市民“獨享”的“優惠制”,根據積分高低,可以享受公租房、購房補貼、子女入讀優質學校、職業培訓、創業扶持等多項優惠。 在張永寧看來,善待外來工,就是要讓他們真正融入這個城市,共享改革發展的紅利。 優化服務激發大眾創業熱情 日前,京東發布的電商百強縣榜單,石獅獲得2014年電商指數“綜合”、“網供”、“網購”三項全國第一;阿里巴巴發布的榜單中,石獅獲得2014年電商百佳縣第二,“大眾電商創業最活躍的縣”位列全國第三。 在石獅,有良性的活躍網店超過3.5萬家,從業人員超8萬人,年交易額超600億元,年物流發貨包裹超過8600萬件,日均發貨超30萬件。 互聯網經濟是近年來石獅發展轉型升級的一大亮點,張永寧將黨委政府的角色定位為“造氛圍、建平臺、出政策、強保障”,通過完善服務激發大眾創新創業熱情,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張永寧介紹說,黨代會明確把互聯網經濟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重點,從黨政機關到企業強化互聯網思維,將石獅傳統的商貿和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優勢與互聯網集合起來,對傳統企業‘觸網’、電商創業和第三方平臺建設予以稅收優惠和財政補助,先后建成海西電商園、富星電商倉儲物流園區、青創城網批中心等電商平臺,“互聯網+”新業態呈快速成長趨勢。 深化改革釋放的紅利正在石獅顯現,通過推行商事制度改革和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三證合一”,激發市場活力,去年以來,全市新增各類經濟戶口2.1萬戶,比增54.16%,總量達5.5萬戶,平均每個工作日誕生60余戶市場主體,平均每12個常住人口中就有1名創業者。 “人民群眾的滿意才是最好的政績” “交通更便利了,城市整潔干凈,上學、就醫不難了,城市氛圍溫馨、包容?!痹谑{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工作的陳利欽在這里生活了十年,對近年來城市的變化印象深刻。 近年來,石獅堅持每年財政支出60%以上投入民生工程,每年投入教育經費超過5億元,3年來新建學校11所,新增學位1.2萬個;通過醫療體制改革,加大財政投入,提升醫院和醫生收入的同時,患者醫藥開支明顯下降。 今年年初,石獅寶蓋鎮鋪錦村新搬來一家噴漆工廠,工廠作業時產生了大量刺激性的氣體,村民不堪其擾,撥打市里“12345”便民服務熱線投訴。很快,環保局執法人員來現場檢查,發現該廠未辦理環評手續,責令其停止生產。 “12345”便民服務中心是石獅打造的政府“客服熱線”,石獅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伯群說:“以往群眾找政府咨詢、投訴、求助,經常遇到推諉、拖延、應付,甚至投訴無門的情形,‘12345’熱線將政府各組成部門、各鎮(街道)共64個單位聯動起來,群眾撥打這個熱線,工作人員會根據反映情況轉到相關部門,限時處理,并對辦理情況全程監督,納入績效考評?!?/p> 在石獅,小到個別公交車不準點、噪聲擾民、井蓋丟失、污水堵塞管道,大到社會治理、城市建設、食品安全等問題,市民撥打“12345”熱線,都能得到及時處理、回復。目前,“12345”服務平臺共受理群眾訴求近5萬件,辦結率達99.6%,群眾回訪滿意率94.8%。 張永寧說:“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民生保障等工作最終要讓人民群眾來檢驗,他們的滿意才是最好的政績?!?/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