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報:迎著網上批評照鏡子
發表時間:2013-06-23   來源:解放軍報

  據報道,昆明市市長李文榮開通實名認證微博,數小時內轉發和評論過萬,贊賞者有之,圍觀者有之,質疑者也不少。有網友“溫馨提示”李文榮耐住性子,做好長期“找批評”準備。

  互聯網既是輿論的集散地,也是情緒的宣泄場。網絡上的批評聲中,非理性的不少。一些負面情緒好似烈火干柴,一點就著。有的網民一上線不問來龍去脈,不分青紅皂白,張口就批。

  對于這些批評聲,有的視若不見,有的一觸即怒。如此一來,不但無助于批評聲止歇、問題解決,反而會加深情緒對立、矛盾激化。

  應該看到,批評聲里面有群眾的真切心聲和強烈呼聲。在批評聲多的地方,說明有的黨員干部的作風形象還不夠好、工作還不到位、與基層貼得還不夠近,與群眾的期待還有差距。

  在人民呼聲中得天下的中國共產黨,更注重在人民的批評聲中治天下。

  延安時期,毛主席就有過一次著名的挨批經歷。一位農民因為征糧任務過重問題,氣得說:打雷咋不劈死毛澤東。面對過激的批評,毛澤東不但沒有生氣,而是從中認真反思群眾是水,共產黨是魚,魚永遠也離不開水。為此,毛澤東不但決定減少當年公糧征收任務,而且認識到,要減輕農民負擔,就必須自己動手,生產自救,從而先后實行了三次精兵簡政,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據統計,自開展大生產運動后,陜甘寧邊區農民所交公糧,從1941年占總收獲量的13.58%,迅速降至1943年的不足9%。

  試想,如果沒有群眾這次看似過激尖銳的批評,如果不從批評聲中想得更遠,我們黨又怎會做出如此具有重大歷史影響的決定,又如何能贏得億萬群眾繼續鐵心跟黨走的支持!所以說,真正的共產黨員“不怕批評”,怕的是對群眾的批評無動于衷、不以為然。

  當下中國正處于改革攻堅期、利益調整期和矛盾凸顯期,人民群眾參與國家民主決策、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強烈。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成績背后的問題、繁榮背后的隱憂,不僅要把批評聲作為改進作風的鏡子,更要把批評聲作為推進工作的鞭子,在批評聲中傾聽民聲、純潔黨性,在批評聲中改進工作,減少失誤。

責任編輯:張智萍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