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剎住奢靡之風體現節日精神和真正內涵
著名作家、民俗專家馮驥才。 新京報記者 周崗峰 攝 9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到天津市,就深入落實八項規定精神、糾正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進行調研。并邀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等專家學者和基層干部代表就黨風政風建設進行座談。 座談會上,馮驥才呼吁剎住奢靡之風體現節日精神和真正內涵。 奢靡之風交叉感染,奢靡之風的根源是什么?昨日,新京報記者對馮驥才先生進行了專訪。 “我們的節日內涵被偷換了” 新京報:雙節臨近,每年這時都是送禮的季節。這是我們節日本來的樣子嗎? 馮驥才:說到節日,我們有國家和傳統兩種節日。國家的節日是法定的,傳統的節日是慢慢形成的,是一代一代人的文化創造。 人們在這些節日里表達對大自然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愿望,決不只是吃喝和送禮。 比如春節,要除舊迎新。在新的一年來臨時,人民要把內心對未來的向往,對人間團圓、和諧與幸福,對生活各式各樣的渴求,都放在年里,并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優美的民俗和民間文化把它表達出來。所以說,節日的本質更是一種精神、文化情感的生活。而現在,我們節日的內涵被偷換了。 新京報:近年來出現很多天價月餅或者天價禮品,現在送禮風氣是不是越來越重? 馮驥才:現在送禮會夾雜一些利益的訴求,商家利用這種關系,制造出很多天價禮品。 另外一個重要問題,很多天價禮品是由公款購買,每到節日就出現用公款送禮,這就牽涉到廉政問題。你想想官員收到禮物就會記得,禮尚往來。這樣,可能導致利益交換,導致官員腐敗。 我說過一句話:節日里百姓可以熱熱鬧鬧,但政府和官員必須保證清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