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沈曉農 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沈曉農接受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紫光閣網、中國氣象網三家媒體聯合訪談,介紹氣象部門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情況。 目前,全國各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國氣象局作為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部門,工作動態備受百姓關注。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沈曉農,接受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紫光閣網、中國氣象網三家媒體的聯合訪談,全面深入介紹氣象部門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情況。 【人民網】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視頻訪談,我是人民網記者崔小粟。目前,全國各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國氣象局作為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部門,工作動態備受百姓關注。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沈曉農,接受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紫光閣網、中國氣象網三家媒體的聯合訪談,一起來談談氣象部門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情況。沈局長,歡迎您! 【沈曉農】各位網友,大家好。 【人民網】今天和我一起主持的還有紫光閣網記者唐開蓉。 【紫光閣網】大家好! 群眾路線是一種戰略思考、遠見卓識 【人民網】沈局長,群眾路線是黨的三大法寶之一,這已經是全黨的共識,當前形勢下再強調走群眾路線,您認為這有什么意義? 【沈曉農】群眾路線確實如你所說,是黨的三大法寶之一。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斗爭整整28年,最終走向勝利,過程中經歷了很多的波折,也有過失敗,其中一些就是因為對群眾路線問題的認識沒有到位,這也是黨在這過程中總結得出的一條非常寶貴的經驗。 我們這一代人并沒有親身經歷過這些事情,但是在學習過程中,有一些畫面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個是當年陳毅講到“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沒有人民作后勤供給,單靠我們自己的軍隊,即使再強大也打不了勝仗;另外在一部老故事片《紅嫂》中,講述了一名共產黨戰士受傷后,山東的一位年輕母親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戰士生命的故事。 當時共產黨領導的隊伍之所以能得到人民的擁護,主要是軍隊來自于人民,所做的一切是為了人民,因此才能真正依靠人民。我們現在所說的“群眾”,既有抽象的,又有具體的概念。我認為“群眾”就是“人民”的概念,群眾路線就是你為人民謀利益,為人民辦實事,人民就擁護你,支持你。這是革命取得勝利的原因,所以我們稱之為“法寶”。 當然,在黨情、國情、世情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在民主化、信息化、全球化浪潮疊加之下,中國共產黨所面臨的執政環境空前復雜,群眾路線也有了新的內涵和要求。在過去,我們的革命者、領導者都來自于人民;而現在的執政者可能有著不同的背景,這些人進入執政隊伍后,更多的任務是管理社會事務,而管理的對象大多是人民,所以對人民概念逐漸從“依靠”變成了“管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工作節奏逐漸加快,各方關注的利益更加具體,在這樣的情況下,執政者、管理者很容易忽視人民的重要性,忽略人民支持的力量。 黨的十八大之后,新的中央領導集體作出了政治承諾,要對黨內存在的問題下大力氣解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黨中央審時度勢,從形勢、任務和黨的狀況出發,提出的重要戰略舉措。新形勢下我們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必須動員依靠群眾。因此在這個關鍵時期重申群眾路線,進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非常必要、非常及時。中央作出這一戰略部署,反映了一種戰略思考、一種遠見卓識?! ?/p> 未雨綢繆 邊學邊做 扎實推進活動開展 【紫光閣網】中國氣象局前期對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有著什么樣的認識過程? 怎樣做到與中央的部署保持同步? 【沈曉農】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主要是聚焦在作風建設上,著重要解決四風問題。黨的十八大報告里第十二部分“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中,有一句話提到了要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因此中國氣象局黨組在去年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時候就已經對中央的這項重大部署有所認識,并在今年年初開始就提前作了安排。同時我們意識到,與改革開放以來的其他幾次黨的重大活動相比,此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更多的是聚焦在作風建設這個問題上,所以我們較早就有了一定的思想建設和基層儲備建設。 然而,作風建設具體該怎么抓?我們當時并不完全清楚。因為氣象部門的管理體制是實行氣象部門與地方政府雙重管理,總的來說人、財、物這三方面是以部門管理為主,但是黨的關系是屬地原則。一般黨的活動基本都是遵照地方黨委的部署領導,而中國氣象局則著重領導本級機關及直屬單位。所以當時在準備過程中我們并不確定活動組織方式是以部門領導為主,還是以地方黨的屬地關系為主,為此甚至還考慮了兩套組織方案。 直到6月下旬,中央明確了這項活動的開展以干部管理為主。這就意味著中國氣象局要承擔領導全國氣象部門的教育實踐活動的任務,并且很快就要全面展開。因為我們對這個問題比較早地準備了兩套方案,所以局黨組迅速做出決策,包括部署實施方案,調配督導組人員等一系列工作。 【紫光閣網】目前,氣象部門的教育實踐活動總體進展如何?這期間您有什么樣的體會或經驗? 【沈曉農】根據中國氣象局黨組的部署安排,氣象部門教育實踐活動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自上而下分兩批進行。第一批為中國氣象局、?。▍^、市)氣象局和副省級城市氣象局機關及其直屬單位;第二批為地(市、州、盟)氣象局機關及直屬單位和縣級氣象機構?;顒拥膶ο笫侨w黨員,重點是處級以上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 我們于7月8日召開了氣象部門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會后下發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局黨組關于全國氣象部門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實施方案、鄭國光局長在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第一環節工作安排、督導組工作方案等。在組織領導機構上,中國氣象局成立了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并派出10個督導組進行督導。目前第一批58個單位已經于8月7日全部完成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工作,進入“學習教育、聽取意見”第一環節的工作。 總體來說,目前我們的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得比較順利,這也得益于局黨組高度重視。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同志親自抓,并且先行一步,做好示范,起到了重要的帶頭作用。在具體的推進過程中,我們根據中央督導組的指導,邊學邊做,逐步摸索。我們深刻意識到,對于中央安排的學習資料一定要認真學習,否則思想認識不到位將影響后續工作的開展。 另外,我們在部署安排,尤其在指導地方氣象部門的過程當中,特別強調要緊緊依靠地方黨委來開展活動。氣象部門很多的工作必須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所以一定要通過活動了解地方的需求,融入地方教育實踐活動的做法。據我們下派的督導組在跟地方黨委接觸后反饋,地方黨委紛紛表示,在中央駐地方的眾多機構中,氣象局是首家主動去和他們聯系的,這也足以表明中國氣象局黨組對這個問題的重視和認知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