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京宜教授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內蘊著方法論價值,從方法論角度透視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將對活動開展起到促進作用。就此,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彭京宜教授接受了海南日報專訪。 海南日報記者:我們黨在90多年的奮斗歷程中,能夠不斷地克服困難、克敵制勝,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有著科學理論的指導。我們想知道,在黨的歷史上,都有哪些比較重要的方法論原則? 彭京宜:我們黨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它們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僅從方法論的角度看,我們黨也形成了一整套重要的原則,例如關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思想,關于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思想,關于抓兩頭帶中間的思想,關于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思想,關于黨委書記要善于“彈鋼琴”的思想等等。同其他思想理論一樣,這些重要的方法論原則也是黨的寶貴財富,我們應當倍加珍惜。 海南日報記者:這些方法論有的我們比較熟悉,例如矛盾的觀點、群眾路線、黨委領導制度等;但有的大家可能還比較陌生,比如抓兩頭帶中間和善于“彈鋼琴”,您能否簡要給我們解釋一下? 彭京宜:抓兩頭帶中間的意思是,抓住先進和落后這兩個“頭”,以此來帶動“中間”這一大塊。例如樹立典型、表彰先進,就是抓先進這一頭;批評、懲戒不良思想作風,就是抓落后這一頭。一頭一尾抓好了,就可以帶動全局和全面。所謂“彈鋼琴”,指的是黨委既要抓中心工作,又要圍繞中心工作展開其他方面的工作。正如彈鋼琴,要產生好的音樂,十個指頭要有節奏,要互相配合。對此,毛澤東同志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有精辟的論述。 海南日報記者:這些重要的方法論原則,曾經發揮過,現在也在持續發揮著積極意義。從它們的形成原因與形成過程看,是不是既有唯物主義辯證法的理論基礎,又有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生動實踐呢? 彭京宜:我們黨所形成的這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原則,首先是從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例如“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就是毛澤東同志在1943年提出來的,時值延安整風運動。在這次整風運動中,我們黨全面總結了黨的斗爭經驗,系統清算了“左”傾教條主義和其他錯誤傾向,形成了一整套新的認識?!皬娜罕娭衼?,到群眾中去”作為一種方法論成果,也是這種背景下的成果。從它的具體內容和所產生的背景看,可知它與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劃清了界限。 海南日報記者:“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重要的方法論原則。那么,黨的群眾路線是什么含義,包含怎樣的方法論呢? 彭京宜:什么是黨的群眾路線?人們在不同時期以不同方式作出過不同解釋。上個世紀80年代,中央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決議對“群眾路線”有一個很好的界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簡言之,就是兩個“一切”,一“來”一“去”。這個界定,前一半側重于價值觀,后一半側重于方法論,因此是價值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如果說“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完整地表述了黨的群眾路線,那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則體現了一個重要的方法論原則。 海南日報記者: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經在全省展開,您認為這次活動還應當貫徹哪些具體的方法論原則? 彭京宜:這次活動具有許多新的重要的特征,其中之一便是它的辯證的方法論特征。從這個意義上說,應當把握三點:第一點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毛澤東同志當年以此來表述一個重要的軍事原則,說的是擊潰敵人一個師不如消滅敵人一個師,戰爭要以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基本目標。今天黨中央把這個原則用到了這次活動中,其用意也是以一當十,帶動全局。這次活動,事實上進行了兩次聚焦。面對黨內存在的各種問題,我們聚焦了群眾路線,因為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黨什么時候貫徹了群眾路線,事業就會興旺發達;黨什么時候丟掉了群眾路線,事業就會遭受挫折。面對貫徹群眾路線,我們聚焦了“四風”(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因為“四風”是當今影響黨群關系的最為突出的問題,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取信于民,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 第二點是強調“領導帶頭”?!邦I導帶頭”好像是一句老話,其實包含了新義,它是對“已所不欲,要施于人”這種積弊的一種有力反撥。多年來為什么公款吃喝治不了?為什么發了無數文件以后人們依然我行我素?根本原因在于我們許多領導機關和領導同志,并沒有從上到下,從我做起。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后,為什么治理大吃大喝就取得了明顯效果?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自上而下,領導帶頭。從某種意義上說,好辦法并非要“拔高”、“提升”,而是要“回到原點”。 第三點是強調“整風精神”?!罢L精神”是何意思?就是指學習延安整風的經驗,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中央要求“紅紅臉、出出汗、排排毒”,就是要求下大力氣告別“好人主義”?!昂萌酥髁x”在黨內有不小的市場,它滲透到黨內政治生活的許多方面,此弊不除,“四風”無望解決。 海南日報記者:此次教育實踐活動,反復強調了“長效機制”,我們想聽聽您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蛘哒f,這次講“長效機制”有何新意義? 彭京宜:“長效機制”并不是新的提法,但這次講它卻有新的意義,并且是方法論的意義。我理解主要是把握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立法”上要拋棄“好人假定”?!鞍褭嗔﹃P進制度的籠子”,代表了嶄新的認識:公權具有擴張的天性,必須把它關進籠子,這個“籠子”就是制度。就是說,規范公權的制度,其第一要義是限制公權。根據這個要求,我們的制度建設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許多規范公權的制度,不是限制公權的“籠子”,而是鞭打相對人的“鞭子”。如何既“籠”又“鞭”?要做的事很多。第二個方面是“執法”上要拋棄“嚴打思維”。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就要摒棄執行制度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因人而異等弊端,摒棄“打一漏九”式的跳躍式作派。 海南日報記者:海南如何結合自己的實際,來貫徹這些重要的方法論原則? 彭京宜:海南一方面要完成“規定動作”,另一方面要有“自選動作”。在我看來,我們既要認真貫徹中央提出的活動的總要求以及方法論原則,又要聯系自己的實際,突出自己的特色。在“四風”方面,海南有一般形式和特殊形式,有形成它們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有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要在“特殊”上下足功夫??偲饋碚f,從方法論的視角看,需要百倍警惕“構思過度”,十分重視“回到原點”。 省委書記羅保銘同志提出,海南要在六個方面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其中之一便是“爭創優質、高效、廉潔政府服務的實踐范例”。如何“爭創”?我認為改變政府“審批過度”的弊端,要義就是回到常識、回到常理、回到常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