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見新聞中那芬芳的泥土香
《養兔能手的期盼》、《城固橘園開園記》、《告狀村何以成為和諧示范村》、《留守兒童王笑笑的星期六》、《羊圈村里老人與水塔的故事》……翻開這幾個月的《陜西日報》,一篇篇來自基層一線的新聞報道,如秋日里迎面撲來的清新煦風,吹來了濃濃的泥土芬芳香。
真實記錄時代,真情關愛民生。幾個月來,《陜西日報》的記者編輯們走出辦公室,進鄉村、下田頭、入農家,進社區、下廠礦、入車間,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心靈感受民生,以生動的文字和鮮活的圖片為讀者呈上了精彩的報道,在群眾中和讀者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讀這些新聞報道,不由人想起一句話:芬芳來自泥土。泥土,乃木秀之本,花香之源,也是新聞報道充滿活力和魅力的源泉。實踐證明,編輯記者的雙腳只有踩在基層的泥土上,縮短與廣大群眾的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體味到基層群眾的喜怒哀樂,感受到社會底層的真實狀況,忠實地反映人民群眾的愿望和心聲,身入、心入,深入基層,腳踏實地,心系群眾,貼近生活,用心汲取來自群眾的養分,才能熟悉和善用群眾語言,發現有價值的內容,抓幾條新聞的活魚,寫出鮮活的好作品。所謂“腳板底下出新聞”,說的就是新聞是用腳板“寫”出來的、“量”出來的,不深入實際,不深入生活,不深入群眾,肯定很難了解大眾的所需所求,肯定很難寫出真情實感的好作品。
讀這些新聞報道,更感覺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老話的重要。記者編輯們“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正是新聞戰線貫徹落實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三貼近”原則的生動實踐,是加強新聞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和根本方法。
但愿“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越來越深入,愿這項活動長期堅持下去,如此,媒體上的新聞報道必然會不斷汲取濃厚的基層氣息,永遠開放泥土的芬芳。(周榮光)
- 上一篇:
-
新春走基層·歡慶:九州歡慶龍年春
已是第一篇
-
新春走基層·歡慶:九州歡慶龍年春
- 下一篇:
-
“生活深處”的向上托舉
已是最后一篇
-
“生活深處”的向上托舉
責任編輯:項麗
分享到: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