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關注醫改)
新華社西寧1月31日電(記者顧玲)農歷正月初七,青海省平安縣古城回族鄉新莊爾村的村道上,尚未消融的積雪隨處可見。結束了上午在村衛生室里的診療工作,村醫馬應海提上藥箱,踩著積雪,到慢性病患者家里進行隨訪。
“現在村里有75個高血壓病人,都已經被納入到慢性病規范化管理中,我會定期去隨訪?!瘪R應海指著手里的農牧民健康檔案說。
今年29歲的馬應海是古城鄉12個村醫中唯一一個具有大專文憑的村醫。2003年從青海省醫學院畢業后,他被古城鄉衛生院聘用,每月有600元-700元的工資。2009年,新莊爾村的老村醫去世了,馬應海就來到這個有著3200余人的村里當村醫。
平安縣衛生局局長馬占奎告訴記者,平安縣雖然離省會西寧只有30公里,但由于全省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人才匱乏的問題比較突出,鄉村醫生留不住、干不長的問題長期存在,很多群眾不得不舍近求遠到省城去看病。
青海省衛生廳農衛處副處長馬忠介紹,為緩解群眾看病難,穩定鄉村醫生隊伍,從2011年開始,青海省將村醫的補助標準由每個村衛生室每年農業區5000元、牧業區6000元提高到了每人每年8000元。同時,每個村衛生室按每年1000元標準給予水電暖補貼,對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或中專以上學歷的村醫,每人每年再增加1000元的補助金。
包括馬應海在內的全?。叮叮福姑l村醫生成為這項政策的受益者。馬應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村醫補助提高到了8000元,加上學歷補助1000元和水電暖補助,僅補助就1萬元了,再加上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他經營的村衛生室一年的收入在1.8萬元左右。比起過去每年5000元 的收入,翻了好幾倍。
此外,青海省還根據基層的實際情況,允許村醫自種、自采、自制中草藥及采用中藏醫適宜技術,以增加村醫收入??h級財政還按照每村衛生室3000元的標準,安排藥品周轉金。
“綜合測算,全省村醫年收入可達到1.5萬元左右,其中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已達到1.62萬元,西寧市達到1.57萬元?!鼻嗪J⌒l生廳副廳長李曉東說。
除了提高村醫的收入,青海省還加強了鄉村醫生培養培訓。古城鄉中心衛生院院長馬迎旭說,每個月25日,鄉中心衛生院會用“以會代訓”的方式對鄉村醫生進行培訓,此外,各級衛生部門還采取集中培訓、臨床進修、對口幫扶、全科醫學教育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鄉村醫生的業務素質。
在硬件環境上,青海省爭取國家和省財政投入3600萬元,用于全?。叮埃眰€不達標村衛生室的標準化建設,并同步配齊了常規診療設備。在新莊爾村衛生室,記者看到,房屋被隔為藥房、診斷室和治療室,室內各種醫療器械整齊擺放,藥房里基本藥物種類齊全,墻壁上還張貼著基本藥物目錄價格清單、農村衛生注意事項等。
馬占奎說,以前村衛生室條件差,村醫收入不高、社會保障差,村醫崗位很少有人應聘。醫改以來,政府出臺了多項措施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不僅提高了村醫收入、改善了他們從業的軟硬件環境,還積極鼓勵村醫參加較高層次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目前平安縣已按照每人每年300元的標準,為所有村醫繳納了養老保險金。
“有了這樣的好政策,我們村醫積極性都很高,也能更好地為老百姓服務了?!瘪R應海說。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春走基層)河南姚灣村移民的幸福生活
已是最后一篇
-
(新春走基層)河南姚灣村移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