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志愿服務事業18年,走遍108個社區,惠及7.2萬人次,自發自費創立關愛特殊群體的紅棉暖心志愿服務項目……擁有19年黨齡的志愿者陳曉霞,有一個親切的外號:一朵盛開在社區里的“紅棉花”。
“我覺得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重要?!闭劶白鲋驹阜盏某踔?,陳曉霞坦言,每當看到社區里失獨、殘障、自閉、單親媽媽等特殊困難群體,心里總是不舒服,想關心幫助他們。18年來,在廣州市直機關工作的陳曉霞經常利用周末和節假日等休息時間,在社區、街道參加惠民便民等各種各樣的志愿服務活動,足跡遍布廣州108個社區。
“中國好人”、廣州機關黨員志愿者、紅棉暖心服務隊隊長陳曉霞接受“文明在這里”報道組采訪。蘇俊杰 攝
2014年婦女節,在一次關愛社區老人的茶話會上,陳曉霞認識了年已六旬的失獨老人英姨。那時,英姨的兒子因意外去世,自己和老伴都患有癌癥,住院期間,連個送飯的人也沒有。
英姨的遭遇深深觸動了陳曉霞,她認為對失獨、孤寡老人的關愛格外重要,也十分必要,同時她也開始思考如何幫助更多特殊群體。她自費19萬元牽頭創立“紅棉關愛——暖心行動”志愿服務項目,并通過多種渠道籌資70萬元,開展對自閉癥兒童家庭、殘障人士、單親媽媽家庭、高齡獨居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的定點幫扶。
陳曉霞(右)正在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資料圖片
陳曉霞說,對特殊群體的關心愛護不僅僅停留在物質幫扶上,更要散他們心靈的陰霾,最重要的是在他們心里種下一顆感恩的種子,這份感恩并不是對志愿者的盲目依賴,而是對社會產生由衷的回饋心理。
雯雯(化名)是讓陳曉霞印象比較深刻的自閉癥兒童。兩人第一次見面時,雯雯蜷縮在角落里,拒絕任何形式的溝通。經過各種努力,陳曉霞才發現這孩子喜歡音樂和手工,并通過送教上門的方式教她剪紙。如今,雯雯不僅能勇敢地和陌生人對話,還成為了陳曉霞的志愿服務隊中一名“得力干將”。
此外,她根據不同受助人群表現出的不同情況,還分別創立了星光手工坊、長者課堂、美食講堂等不同主題的志愿服務項目。
2021年7月,陳曉霞入選“中國好人榜”?!爱斂吹皆絹碓蕉嗟娜藢@個項目的認可,越來越多受助者轉變為助人者時,我感覺到責任更重大,更要堅守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标悤韵颊f。(中國文明網 賀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