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深圳鋼結構博物館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發表時間:2021-11-10來源:中國文明網

  在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后海中心區,鱗次櫛比的高新技術企業、互聯網公司分列道路兩側,整潔寬敞的大道上車輛川流不息,陽光照在摩天大廈的玻璃上,映射出耀眼的光芒。

  行至道路盡頭,你會看到一座特別的建筑——用鋼結構搭配新型玻璃,內嵌半球式下沉式廣場,與對面高層建筑形成強烈對比。

  這里是深圳市南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深圳中國鋼結構博物館,它是中國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建筑鋼結構和橋梁鋼結構為主題的博物館。

深圳鋼結構博物館。資料圖片

  鋼結構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建筑結構類型之一。

  走進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一面經過藝術化處理的耐候鋼板,呈現出的銹蝕墻上寫著“堅韌結構庇佑蒼生,輕盈線條妝扮人間”的語句,增添幾分歷史厚重感的同時,也反映著我國自古以來“以人為本”的建筑理念。

  鋼結構博物館常設展覽分為序廳、歷史廳、科技廳、互動廳和未來廳五個部分,對中國和世界鋼結構產業發展歷程和發展水平進行了全方位展示,集知識性、科普性、教育性、娛樂性于一體。

鋼結構博物館序廳。賀子桓 攝

  “瀘定橋,我在課本里學過的!”一名小朋友興奮地說。

  在博物館歷史廳,一場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學習文明實踐活動正在進行,講解員正在給孩子們講述展品的來歷。

  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索陳列于展柜中,這是四川大渡河瀘定橋在2005年為慶祝紅軍飛奪瀘定橋勝利70周年大修時換下的鐵索原件。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透過這件浸染著紅軍將士鮮血的展品,飛奪瀘定橋時的驚心動魄和槍林彈雨仿佛近在眼前。

四川大渡河瀘定橋換下來的鐵索原件。資料圖片

  據悉,作為南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鋼結構博物館向公眾免費開放,對中小學生不定期開展“百萬市民看深圳”“大手拉小手,走進鋼結構”“特色夏令營”等各種各樣的文明實踐活動,讓孩子們通過參觀學習、聆聽講座、親身實踐等方式了解中國鋼結構技術的發展歷程和偉大成就。

  同時,博物館常態化開展“鋼結構博物館講堂”,邀請業界專家開展公益講座,內容涉及中外歷史、紅色故事、民族習俗、英雄風采等多個方面,面向全社會開展行業權威、寓教于樂的知識講堂。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博物館立足自身特色,在科技廳和未來廳設立了VR體驗、游戲娛樂、3D電影展播等項目,用技術手段還原施工現場和建造過程,并將鋼結構知識細化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讓高大上的科學技術變成參觀者看得見、摸得著的生動體驗。

學生正在參觀鋼結構博物館。楊浩 攝

  在鋼結構博物館內,不僅有四川瀘定橋鐵索、上海外白渡橋鉚釘、美國紐約世貿中心殘件等具有歷史意義的鋼結構零件展品,還有古今中外鋼結構建筑的珍貴影像,以及中國對鋼結構技術的艱辛歷程和探索成就。

當代中國自主設計并建造的鋼結構建筑模型。楊浩 攝

  從以犧牲800多名中國工人為代價的滇越鐵路人字橋,到雄偉靚麗的南京長江大橋,從抗戰前夕國人為阻擋日寇鐵蹄而自行炸毀的錢塘江大橋,到如今閃耀世界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北京鳥巢、廣州西塔,從古代領先到近代落后,再從現代的奮起直追到當代的獨領風騷,中國鋼結構技術的發展充滿了超越的光榮,也夾雜著悲憤的血淚。

責任編輯:鄧 純雪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