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校長”房金妹:為殘疾人子女插上夢想的翅膀
發表時間:2022-09-26來源:中國文明網

  房金妹今年74歲了,出現在眾人面前時,她總是把微卷的短發打理一番,臉上掛著慈祥的笑容,安靜地坐在輪椅上。

  高位截癱的房金妹于1999年成立了興家殘疾人子女義務輔導學校(以下簡稱“興家”),被人稱為“輪椅校長”。談及與病魔斗爭和創辦學校的故事,她語氣溫和但又堅定地說,“我們是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互相擁抱著才能飛翔!”

“輪椅校長”房金妹。受訪者供圖

  跨越生死的山界

  在1988年的“噩耗”來臨前,房金妹是一名健康的紡織女工,她心靈手巧又努力上進,總能帶領班組的姐妹出色完成生產任務。因為表現優秀,房金妹多次榮獲先進生產者等榮譽。

  1987年末,腹部疼痛讓房金妹停下了她熱愛的工作,多次去醫院檢查后,被診斷為脊髓內腫瘤。而后一次次被推上手術臺,多次手術后,她成了一名高位截癱患者。

  術后半年,她回到家中,看到久未轉動的縫紉機和一堆以前的褲子、鞋子,房金妹淚流滿面。這些身體健全時曾擁有的東西,讓她無比悲慟。

  相比“無法行走”“大小便失禁”等問題,房金妹更害怕給親人帶來麻煩。她仰臥病榻,卻倔強地拿起了毛衣針,艱難地織著每一針??粗畠捍┲H手織的毛衣出門時,房金妹百感交集。參照當時流行的款式,她把家里的毛線編織成一件件漂亮衣物,贈予親友。甚至,她還參加單位舉辦的比賽,獲了獎……她又找到了生命的價值。

  除了編織衣物,房金妹還開始聽廣播、看報紙,并漸漸愛上了閱讀。她說,“讀書,讓我堅強了許多?!遍喿x之余,房金妹還開始嘗試寫作,用文字記錄人生的感悟。一個僅有初中學歷的紡織女工,發表了200余篇文章,刊登在報刊、雜志上,鼓舞了很多身處逆境的人。

  2003年,她在文章《跨越生與死的山界》中寫道:“雖然病軀的痛苦依然天天在提醒著我,但我已不再絕望。我看到了我的前方有著點點光亮,我已越過了生死的山界?!?/p>

房金妹與學生們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愛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賬冊

  如果閱讀和寫作為房金妹的生命帶來了光,那周圍人的愛便是她勇敢活下去的動力。

  患病住院期間,女兒總會把精心準備的故事講給她聽,逗她開心。丈夫也承擔起最苦最累的活,幫她洗衣、擦身,還騎車穿過半個上海為她抓藥、熬藥……

  多次手術,也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在她最困難的時候,居委黨支部的一些退休老黨員紛紛主動為她捐款,鼓勵她勇敢面對。出院后,志愿者鄧筱琴每天開車往返近100公里,來給房金妹換藥治療,幫助她康復。

  房金妹說:“愛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賬冊,在獲得親人、朋友、社會的善意時,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奉獻愛、回報愛?!?/p>

  躺在床上的她每天都想著怎樣回報這份恩情?!巴诳樟诵乃?,我也就覺得做書包還算是我的強項吧?!?996年,房金妹決定為貧困地區的孩子縫制100個書包。當她得知貧困鄉村還有失學的孩子時,房金妹又開始動員親朋好友,與孩子們結對助學。經過努力,105位孩子重背書包返回校園。

  在平時的生活中,房金妹還注意到身邊的很多殘疾朋友文化水平不高,而且經濟困難,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和寄托,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成才,活出更好的人生。

  為讓殘疾人子女可以免費補習功課,幫助他們用知識改變命運,1999年,房金妹在丈夫和女兒的幫助下成立了興家殘疾人子女義務輔導學校?!芭d家”是房金妹給這所輔導學校取的名字,寓意是希望來這里上課的孩子們未來都可以“振興家庭”。

  23年來,她坐著輪椅到上海各高校參加培訓、組織招募大學生志愿者、約請志愿者教師。這些加入到“興家”的志愿者穿街走巷,把無償的家教服務送到有需要的殘疾人家中,為孩子們答疑解惑。

房金妹與“興家”學生一起參加活動。受訪者供圖

  興小家、興大家、興國家

  “興家”殘疾人子女義務輔導學校成立后,房金妹又多了一個新名字——房媽媽。這是“興家”首批志愿者對她的稱呼,流傳開來后,所有人都會對房金妹喚聲“房媽媽”。

  如今,“興家”從當初的34名志愿者發展到已有21所高校、3萬余名志愿者參與,累計服務家庭8000余戶。

  “興小家、興大家、興國家”,這是學校剛成立時,復旦大學的志愿者經常說的一句話,后來也成為“興家”的口號和服務宗旨。

  在房金妹的帶領下,“興家”榮獲了中國百個優秀青年志愿服務集體、全國優秀巾幗志愿服務隊及上海市扶殘助殘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并被上海市委宣傳部命名為首批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特邀報道:央廣網 記者:郭佳麗)

責任編輯:郭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