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用愛心構建最美家庭
發表時間:2017-05-30   來源:中央電視臺

 

來源: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

  “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這是一首歌的歌詞,它唱出了很多人對家的渴望。對不同的人來說,家可能是故鄉,可能是父母兄弟姐妹,也可能是勞累一天后最想回去的地方……家就是一個溫暖的港灣。但也正如歌中所唱,“誰不會想要家,可是就有人沒有它……”。我們今天要給大家講兩個家的故事,他們有自己的家,但同時他們也在努力讓別人有自己的家。

  在福建省政和縣西津村的山溝里有一所小學,名叫西津小學。這個山溝里的小學規模不大,條件也很簡陋,有些人并不愿意來到這里,所以這里的老師數量不多。莊桂淦是這所小學的校長,今年60歲的他在這里已經30多年了。經過莊桂淦30多年不斷地打造,原本破舊的西津小學才有了現在的模樣。

  莊桂淦是一名知青,1974年從福清插隊到這里政和縣當老師。到了回城的時間,本可以回城的莊桂淦看到了這里的教育情況,選擇了在政和縣安心的把教育事業做下去,結果一做就是40年。這所西津小學不僅是他40年教育生涯的最大成果,也是他畢生的精力所在。而這所學校,卻不是一所普通的學校。

  這所學校有學生160人左右,父母外出打工,平時無人照顧的留守兒童占了一大半。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特殊的孩子。

  留守兒童、貧困生和被遺棄的孩子,他們的心理比較自卑、孤僻、陰郁,不像其他這個年齡的孩子那樣開朗和快樂。為了讓這些孩子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2003年莊桂淦的妻子梁純愛退休之后,他把妻子叫來和他一起照顧學生,把西津小學這所非寄宿學校徹底改成了一所寄宿學校。所以西津小學不僅是這些孩子的學校,更是他們的家。

  莊桂淦和梁純愛既是他們的老師,也是他們的爺爺奶奶。

  走進西津小學,看到他們的住宿條件,會發現這里遠比表面上看去更簡陋得多。

  為了方便照顧孩子,莊桂淦和梁純愛只好分別帶著孩子睡。但是這些孩子經??床灰娮约旱母改?,這種對于父母親情上的需求,他們只能盡力去彌補。

  一年365天,300多天莊桂淦和梁純愛都吃住在學校里,即便寒暑假也不離開。在拍攝的過程中記者發現,這些留守兒童、貧困生和被遺棄的孩子,他們的嚴重依然充滿陽光。他們會熱情地和記者打招呼,面對生人也不會躲避。西津小學不僅是孩子們的家,也是他們受教育、學做人的地方。莊桂淦和妻子不僅親自輔導孩子們學習,還盡最大努力聘請優秀的老師來給孩子們授課。

  莊桂淦是一名印尼華僑,他的父母曾經讓他離開這所學校,去印尼生活。但是他并沒有去,而是留在了西津小學繼續做教育工作。莊桂淦告訴記者,他之所以選擇給給這些特殊的孩子一個家。其實和他的身世有一定關系。因為他的父母在中國生下他之后,把莊桂淦留給他的伯父就走了,他曾經也是一名留守兒童。是伯父一家供養他讀書,才有了今天的知識。

  莊桂淦熱愛教育事業,他讓自己的女兒在填報大學志愿的時候,也選擇了當老師教書育人。

  對于莊桂淦和梁純愛來說,他們的家庭成員并不局限于血緣關系的那幾個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鼻f桂淦一家把不相識的孩子融進了自己的家,最終形成了一個大家庭。而下面要介紹的這個人也很厲害,她解決的問題,不管是對社會還是對個人都很重要。

  畫面中的這個家庭是北京順義區的一個普通家庭,家里有老兩口和他的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孫子外孫女。這家人有個特點,就是都是熱心腸,男主人70多了,還在社區義務當志愿者,在小區里巡邏治安情況。兒子當警察,是因為他覺得警察能夠幫助別人。不論從家人的性格、家庭的氣氛、還是從家庭成員構成來看,這個家都是一個完整的、幸福的家。但是這里的女主人卻成天往外跑。

  這家的女主人于淑琴之所以成天往外跑,是因為她認為自己的家很完整很幸福了,她希望別人也能有個這樣的家。

  于淑琴有個特點,就是一見到適齡的男女就問人家是不是單身,如果是單身就趕快拿出一個小本子記上人家的基本情況。

  于淑琴有一個稱號,叫“紅娘達人”。介紹300多對,成了200多對,這樣的數量和成功率,看來這“紅娘達人”的稱號絕不是浪得虛名。怪不得有人見到她第一件事,就是讓她幫著介紹對象。

  于淑琴給人介紹對象也有個特點,那就是一個不成再介紹一個,直到成為止。

  不僅給單身的人撮合成一個完整的幸福的家,就連這個家出現裂縫,她也管縫補裂縫。

  社會上有不少婚介機構和調解機構都是收費的,但是于淑琴卻完全是免費的。不僅如此,她還倒搭著電話費、交通費,還搭上了自己的身體。

  但是于淑琴卻覺得樂在其中。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于淑琴能夠獲得“紅娘達人”的稱號,這個功勞也離不開家人的支持。

  于淑琴下個月就要動手術了,她希望自己換了膝關節之后依然能行走在給人介紹對象的路上。

  家,不需要華麗,但要有愛。家,不論大小,只要有愛就是最美的家。莊桂淦、于淑琴這兩個家庭,在經營自己的家的同時,也為別人的家辛苦奔波。他們成就自己也在成就別人。他們的家,稱得上是最美家庭。家是社會的細胞,只有每個細胞都健康、幸福,我們的肌體才會更健康。希望我們的家庭越來越美,最美的家庭越來越多。

好人線索平臺
責任編輯:姚 杰
分享到: 
更多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好人365
頭條聚焦
中國好人榜
影像館
091101.jpg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