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1日,作為社會管理創新的新舉措,蕪湖市第一個交警警組在南瑞社區成立,與南瑞市容中隊合署辦公,共同擔負社區管理和服務職責。從警31年的老交警黃本剛作為"先行者",帶著3名協警,正式進駐這個警組。 南瑞社區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老小區,境內人口將近7萬人,車流、人流量都很大。每天早晨6點半到七點半的交通高峰期,僅接員工上班的大型客車就有150余輛在南瑞社區路段通行,曾多次發生晨練老人被車撞傷的交通事故。沒到上學、放學時段,南瑞實驗學校門口及路口又被擠得水泄不通,造成車輛無法行駛。黃本剛告訴他的團隊,"我們要吃點苦,花點心思,徹底把這個面貌改變。"
為了解決大客車行車秩序混亂的問題,黃本剛先后到48家單位進行走訪,爭取單位支持,把接送員工的大客車開車時間進行合理調整,同時在轄區設置3個專門的大客車停車點,使秩序得以規范。 連續一個月的晚上,黃本剛都回到各個住宅小區轉悠,統計小區內機動車的數量。他了解到南瑞6個住宅小區共有私家車4200多輛,而現有停車位僅有1988個,不少車輛只能占用消防通道或者開到草地上停放。針對這一情況,黃本鋼帶著警組完善各小區停車標志線,科學設計增加停車位,經過源頭治理和適時管控,違章停車現象不斷減少。 對待違章車輛,黃本剛從來不是一貼罰單了之,他會反復巡看,等車主回來后進行耐心教育。很快,不少居民都認識了這位"啰嗦交警"。黃本剛認為,警組入駐社區就是為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多和群眾打交道,了解群眾需要,爭取交通參與者對交警工作的理解,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文明。
9年制的南瑞實驗學校有在校生3700人,教師180余人。每天早上7點30分到8點10分,正是送孩子上學的時間,路面形勢也最為"復雜"。一個孩子一人護送,就有7000多人,再加上有的家長開車,半個小時內,校門口就有近400輛轎車。孩子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從到崗的第一天起,黃本剛就和同事準時"上學放學",維持學校周邊交通秩序,在校門一側的馬路上設置了多個臨時泊位。有時遇上獨自過馬路的孩子,他還會牽起孩子的小手護送進校。短短的一截馬路,一天要走多少個來回,黃本剛已經計算不出來了。有一次,他去學校上安全課,孩子都說認識這位天天上學就能看到的警察叔叔。就是這樣的小細節,讓黃警官覺得心里格外溫暖。
1959年出生的黃本剛,是當兵出身。1981年參加交警工作至今,正好是31個年頭。交警是個日曬雨淋的職業,多少年來黃本剛從來沒有睡過懶覺。規定7點半到崗,他經常是5點多鐘就到了。每天都要騎著摩托反復巡邏,否則就不安心。下雨下雪天他從不休息,因為越是惡劣的天氣,司機視線越容易出現盲區。 和警組聯合辦公的同事們注意到,每到吃飯時間,黃警官就不見了。原來,黃本剛身患糖尿病已有20多年,2年前病情日益嚴重,每次吃飯前都必須注射胰島素。盡管如此,他從來沒有請過假??吹近S警官在寒冷的冬天騎著摩托車巡邏,一個經營戶很是很疼,硬是送了一副護膝給他。黃本剛說,"我在崗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直到退休。"他接觸過不少交通事故,想想現場慘烈的情景、受傷的市民還有他們悲痛的家人,如果能減少悲劇的發生,那自己的堅持就值得了。(供稿:中國文明網蕪湖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