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為居民放電影11年了,高位截癱的殘疾人陳保民一直堅持,仍在繼續……陳保民,1968年4月出生,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豐財街道興華小區居民,從2002年至今,每年4月初至10月底,在徐州市復興北路附近的興華小區都會有一個露天義務放映點。只要不刮風下雨,附近居民一定能看到兩部經典的老電影,這也逐漸成為居民業余文化的一部分。
1988年,因在工廠干活發生意外,陳保民高位截癱,只能與輪椅為伴。出事后兩年,他沒有出過醫院,生還是死這個念頭一直在腦海徘徊,但在家人、朋友、同事的勸說、鼓勵下,他決定正視現實。 1998年,街上興起租光碟的生意后,陳保民也想自己開個這樣的小店?!氨惧X不多,也不需要費什么力氣,我自己能干好?!庇谑?,他向朋友借了500塊錢,開始做起小生意。 “剛開始生意還行,能賺點零花錢?!钡?002年之后,生意逐漸變淡,購買、租影片的人越來越少?!凹热徊毁嶅X,還不如做些公益事情?!庇谑菑?002年開始,受到附近納涼居民的啟發,他免費在大門口給大家放起了電影。 “之前是用電視機給老年人放戲曲?!辈贿^隨著年輕觀眾的加入,為了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改放老電影。
11年來,興華小區附近的居民已經習慣每天晚上休閑時看兩場免費電影,陳保民似乎也習慣了這種生活?!按蠹也豢床涣晳T,我是不放不習慣?!标惐C窠洺_@樣說。 他的放映器材儲存小屋是復興北路附近的一處門面房。十幾平方米的屋子里堆放著許多大箱子,擺滿了各式影片,有光盤也有老式的盒帶。 雖然電影還未開始,復興北路和二環北路交叉口南200米路東的人行道旁已經聚集了不少準備觀看電影的居民。
5年前,修過無數次的電視機最終罷工。為了繼續放電影,他托朋友花1000多元購買了一臺二手投影儀。他還自制了一臺移動播放臺,可以從里面拉出插座和電線,擺放投影機等設備。 自從有了這個“大屏幕”后,這個露天電影院人氣更旺了。為吸引大家興致,他準備了二三百部電影,保證居民一年不看重復的。 隨著網絡和有線電視的普及,2005年后,陳保民的音像店就基本沒什么生意了。他說:“現在一個月能掙10塊錢就不錯了?!钡珵榱朔烹娪?,他從來沒有計算過成本。 陳保民的店沿街,屬于“商業旺鋪”,經常有人過來咨詢是否出租。有時對方給的租金非常誘人,卻也被他拒絕了?!拔矣X得精神財富最重要,盡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是多少” ,陳保民總是這樣說。(供稿:徐州文明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