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如同沒有邊際的瀑布,朝著成都圖書館傾瀉而下。 海軍原副政委冷寬將軍(右)為“雷鋒文化萬里行”出征隊伍授旗。圖片來源:國防部網站 傳承雷鋒精神,讓雷鋒精神在多元化價值觀交鋒的當下,成為引領人們前行的道德燈塔,是冷寬和他的戰友們一直在做的事情。 1.大山里走出的將軍
上世紀四十年代末的承德縣六溝小老廟村,貧瘠而寧靜。雖然山外解放戰爭的戰火燒得正猛,但藏在大山深處的小廟村,卻難得的平靜。 九位雷鋒生前戰友參觀湖南雷鋒紀念館后在廣場留下珍貴合影。從左向右依次為夏孝棟、蔡云、虞仁昌、李超群、冷寬、季增、薛三元、張時揚、龐春學。圖片來源:承德文明網 若干年后,冷寬走上海軍領導崗位,走遍萬里海疆。在冷寬35年的海軍生涯中,他參加過中國海軍第一次遠洋訓練,擔任過北海艦隊政治部副主任、南海艦隊政治部主任、東海艦隊副政治委員、海軍副政治委員。 2.和雷鋒在一起的日子
1960年1月8日,在沈陽軍區某團駐地營口市。 上世紀六十年代,全軍開展了以政治思想好、三八作風好、軍事技術好、完成任務好、鍛煉身體好的五好戰士運動。雷鋒剛入伍,對這個情況還不了解。 冷寬與為雷鋒拍照最多的兩位攝影家交流拍攝成果。圖片來源:承德文明網 而今,這些寶物大多珍藏在沈陽軍區雷鋒紀念館內,它們穿越過歷史的故紙堆,依然宛若一座永放光芒的燈塔,溫暖了一代代人的心靈。 3.用雷鋒精神干雷鋒事業
在北京軍事博物館,來自滄州的五胞胎,站在胸前戴著三枚獎章、正細心擦拭汽車的雷鋒照片前,目光久久不愿移開。 這一天,他們同雷鋒叔叔一起,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10歲生日。 穿著工作服的農民工來了,他們利用中午吃飯的時間,來看雷鋒照片了;家住門頭溝的九旬老太太,非得讓女兒推著輪椅把自己送來。 這次展覽有這樣幾個數字將被永遠刻在軍博史冊上:50年來雷鋒照片首次在此大型公展,短短14天的時間內,參觀觀眾達18萬人。 2014年9月28日。相似的故事在北京軍事博物館內上演。 141位將軍、省部委領導、書法藝術家揮毫潑墨,藝術地再現了雷鋒日記的深刻內涵和巨大魅力?!独卒h日記大型書法展》將雷鋒手跡、照片與書法才藝融為一體,呈獻給觀眾一個真實、可愛、可學的雷鋒,創造了50年來我國舉辦雷鋒日記展的規模、規格之最。 2013年3月4日,首都文明委、北京市委宣傳部、學雷鋒基金等單位,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共同舉辦《永遠的雷鋒》大型主題展。圖片來源:承德文明網 沒有人知道,一位叫冷寬的將軍,幾天前在京郊的一個工廠內,為了選片、定版,整整熬了一個通宵,連一口水也沒顧得上喝。 冷寬和他的戰友們,執著的腳步一直行走在傳播雷鋒精神的路上。一顆顆帶著雷鋒精神的金色種子,在他們汗水的浸潤中,孕育播種。 4.尋找雷鋒精神之根
2014年3月,長沙的春風吹綠了街邊的香樟樹,清新的湘江氣息飄蕩在空中。 冷寬陪同中央軍委原副主席遲浩田參觀雷鋒日記書法展。圖片來源:承德文明網 2014年,“雷鋒精神論壇”在長沙熱熱鬧鬧開幕了。來自全國的300余名雷鋒戰友、專家學者就雷鋒精神時代化內涵、學雷鋒活動常態化以及如何用雷鋒精神引領激勵全國人民實現中國夢進行了深入探討。 (本網根據稿件《“好將軍”冷寬 為了心中飄揚的雷鋒旗幟》《學雷鋒,講雷鋒,傳承雷鋒精神》《冷寬:用雷鋒精神做雷鋒事業》等綜合,感謝中國文明網·承德站、中國文明網·河北站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常言道:“堅持就是勝利”。始終堅持一件事,更是難能可貴。冷寬甘為傳承雷鋒精神而奮斗終身,無怨無悔?!叭绻闶且坏嗡?,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這樣一種無私精神,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也溫暖著許多人的心,照耀著我們的人生前路。 (責任編輯:朱波) 【本網點評】 ·冷寬:為了心中飄揚的雷鋒旗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