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新玲,女,1968年9月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三十三團擁軍社區居民。20多年來,唐新玲悉心照料癱瘓在床的丈夫和養母,白天打工,晚上照顧家人,用柔弱的雙肩撐起家庭重擔。面對生活的重重壓力,她保持樂觀,堅持鍛煉,積極投身社區公益事業,為孩子們織帽子、為孤寡老人包餃子,用行動詮釋孝老愛親美德,成為社區的“暖陽”。
禍不單行挑重擔 柔肩撐起一片天
唐新玲剛出生時就被養父母抱養,養父母很疼愛她,她也十分孝順父母。1988年,唐新玲與丈夫結婚?;楹蠖松铍m不算富裕但也幸福美滿。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00年12月,唐新玲的丈夫突發腦出血后癱瘓在床,自此告別工作崗位,在家休養。唐新玲一邊照顧丈夫的日常生活,鼓勵他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一邊幫助他進行康復訓練。丈夫失去了工作能力,家庭的重擔全落在了唐新玲一個人的肩上。她不僅要精心照料丈夫起居,還要為家庭生計奔波。白天,她在農資店辛苦打工;晚上,她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繼續照顧丈夫。經過5年多的艱難康復,丈夫的身體狀況有了好轉,能夠拄著拐杖在小區活動。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0年8月,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養母,又因患白內障視力嚴重受損,日常生活起居都需要有人照顧。2014年7月,唐新玲養母身體病情加重,行動出現障礙,多次跌倒后失去行動能力臥床不起。剛開始,她還可以使用坐便器,后面病情逐漸加重,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床上。唐新玲幾乎每天早晨6點起床,伺候母親梳洗、吃飯、吃藥等,還要定時給母親翻身、喂水、清理排泄物。天氣好時,唐新玲經常把母親抱到輪椅上,推到外面曬太陽。
2023年12月,唐新玲的丈夫再次突發腦梗,生活完全無法自理。但唐新玲沒有被命運擊垮,毅然堅持用柔弱的雙肩挑起家庭的重擔,用雙手為家人撐起一片天空。
健身散步不?!罢n” 微笑樂觀迎挑戰
因積勞成疾,2012年11月,在農資店打工的唐新玲突然暈倒。經醫院檢查,她患有毛細血管腦梗,在醫院住了10天。出院時她的右側身體不太靈活,右手握不了拳、使不上勁,醫生囑咐她要做長期的康復鍛煉。
每天上午,居民們就會在小區里看到唐新玲散步健身的身影,此時的她已經安頓好母親和丈夫起居。唐新玲說:“我的身體不能垮,我垮了他們兩個人就沒人照顧了?!?/p>
面對生活的重重壓力,唐新玲沒有消沉下去,她選擇了勇敢面對,用微笑迎接每一個挑戰。作為家里的“頂梁柱”,為了讓自己有個好身體,更好照顧家人,散步鍛煉成了唐新玲每天的必修課,只要天氣好,不管春夏秋冬,唐新玲都沒有停過“課”。她的樂觀心態和不懈鍛煉,不僅為自己贏得了健康的身體,在她的影響下,家人也積極樂觀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
唐新玲照顧癱瘓母親和丈夫的感人事跡,受到團場有關部門及社會的關注,團場領導、總工會、婦聯等先后到她家走訪慰問。為唐新玲的母親和丈夫辦理了慢病、大病醫療保險等,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不幸的是,唐新玲丈夫病情加重于2024年10月去世。
化悲為愛織暖陽 公益路上續新篇
在悉心照料母親的閑暇,唐新玲欣然投身于社區公益事業。她先后參加了社區“恒愛行動”和“我們的節日——冬至”等活動,幫助社區孩子們織帽子和手套,為社區孤寡老人們準備冬至餃子。
最近,唐新玲成了社區手工坊里的???。她憑借著自己細膩的心思和靈巧的雙手,制作出了許多精美的手工藝品。這些手工藝品有的被用于社區活動裝飾,為活動增添了溫馨而獨特的氛圍。唐新玲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愛與責任,如同“暖陽”一般溫暖著身邊人。(責任編輯:高晟寒 魏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