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style="border:1px solid #000">何小青</span>-中國文明網
姓名: 何小青
事跡: 藏族姑娘生命定格39歲 以赤誠駐守高原梨鄉書寫為民答卷
類別: 敬業奉獻
省份: 四川省
時間: 2025年第二次“中國好人榜”
發表時間:2025-06-21 來源:敬業奉獻
字體:
打?。?/a>

  何小青,女,藏族,1985年7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四川省阿壩州金川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八級職員、咯爾鄉德勝村駐村第一書記。2023年8月,何小青主動請纓到金川縣咯爾鄉德勝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她以初心暖民心,爭取公益性崗位解決村里閑置勞動力務工難問題;她以真情換民情,化解矛盾糾紛,守護“孝德之鄉”金字招牌;她以拼勁凝聚干勁,帶領村民發展鄉村旅游,鼓勵村民開辦特色農家樂,帶動周邊農戶致富增收,用行動踐行了振興鄉村、服務群眾的錚錚誓言。2024年8月22日,何小青在下村入戶工作中不幸罹難,年僅39歲。何小青曾榮獲“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四川好人”等榮譽。

  敢挑擔子 溫柔“鐵娘子”護安寧

  身材高挑,皮膚白皙,說話輕聲細語,初到德勝村的何小青便引起了不少議論:“莫不是來鍍金的吧?”“能不能做事哦?”就在這一片懷疑聲中,初來乍到的何小青把村里的“頭等大事”給辦成了。

  德勝村背靠大山,山間溝渠眾多。20多公里長的石家溝是最大的一條。山區的夏季總是讓人膽戰心驚,洪水、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災害,嚴重威脅群眾生命安全,成了村里的“頭等大事”。為解決水患問題,咯爾鄉為德勝村爭取到了以工代賑項目,在石家溝兩岸修建防洪堤。就在防洪堤修建之初,部分村民和村“兩委”鬧起了矛盾。村民認為河堤只有3米高,洪水來了攔不住,還不如不修,希望增加河堤建設高度。村委表示實施方案、資金都是定死了的,加高的錢沒地方出……一連幾天,何小青四處走訪村民了解訴求,多次到現場調研。

  為了做到既合情又合規,何小青請來設計公司現場勘驗科學論證,和村干部多次討論,決定從提高機械調度效率上摳出一部分錢,又動員村民自愿投工投勞,實現防洪堤建設“加量不加價”。經過多方努力爭取,洪水最兇猛的地方防洪堤增高了3米,整個防洪堤延長了500米。

  2023年10月中旬,防洪堤正式動工,無論天晴下雨,何小青都要去工地上守著,緊盯施工質量,1330米的建設任務耗時2個月零5天保質保量完成。這道加高的防洪堤,成功抵擋了三次洪水,德勝村得以安全度汛。

  2024年6月入汛后,面對危險艱巨的防汛減災任務,何小青組織15名年輕黨員,成立5支黨員志愿服務隊,身先士卒堅守地災隱患點,通宵達旦監測預警。7月23日,金川縣普降暴雨,晚上10點以后,德勝村周家溝水勢猛漲,何小青不顧安危,挨家挨戶轉移群眾,直到凌晨4點水勢漸退,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住處。

  巧抓機遇 實干“當家人”破難題

  三月的金川,春風掠過山谷,漫山梨花似雪浪翻涌,溫柔地覆蓋著大地。德勝村地處雪梨之鄉,村民們早年間依靠種雪梨增收,但近年來傳統雪梨風光不再:老品種雪梨產量低、果品差、價格下跌,加之梨樹大多未經矮化,留守老人身高普遍偏低,造成采摘困難,不少村民棄種。

  出生在黑水縣高海拔地區的何小青深知“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艱辛,深感父老鄉親常年外出務工的無奈,作為“當家人”,她提出圍繞村上現有的“孝心路、善行路、和氣路、勤儉路”發展鄉村旅游,致力打造路暢、業興、宜居、和美村莊。

  她來來回回往返縣鄉村,爭取到項目7個、資金916萬元,維修硬化通組路1.44公里,農房功能性提升改造106戶。為解決雪梨價格低,銷售難的問題,何小青動員退役軍人馬世程回鄉創業,帶頭承包撂荒梨園150畝、3500余株,實施梨樹高接換優、修枝整形,雪梨品質得到大幅提升,極大地增強了村民科學化管理梨樹的意識,推動金川雪梨提質增效的信心。她還鼓勵村民周正紅利用自家梨園開辦特色農家樂,指導優化環境氛圍、豐富菜品業態、提升服務質量,在3月梨花季期間,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帶動周邊農戶實現增收20余萬元。

  如今的德勝村,環境整潔舒適,鄉風文明和諧,道路兩旁花團錦簇,繪就了群眾安居樂業的和美新畫卷。

  情系民生 可靠“貼心人”解矛盾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孝德之鄉”德勝村也不例外,地處金川水電站施工建設主要區域,各種利益矛盾交織。何小青把“微網實格”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金川水電站施工涉及該村林地征收補償費用1100萬元,村民對補償方案存在爭議,多年未能妥善解決。面對群眾不理解,企業難接受的雙重壓力,何小青夾在中間,頂住壓力,多次召開村“兩委”會議、黨員大會、戶主大會,挨家挨戶與村民交流談心,與企業溝通協調。一開始,村民心里有防備,何小青就專挑大家下地干活時下村??吹接腥嗽诟苫?,她拿起農具就開干,摘花椒、挖洋芋、除草……地里的農活她信手拈來。先做再談,交流交心,就這樣,何小青一步步拉近了和村民的距離。

  為了拿出群眾滿意的補償方案,她帶著村干部挨家走訪,改了16次分配方案。最終,德勝村確定了按“新增人口計入、去世人口不減”的原則進行平均分配的方案。1100多萬元的補償款終于得到妥善解決。遇難前,何小青還在叮囑會計:“我們要把剩余一百多萬的資源補償費盡快給大家兌現,這件事就圓滿了”。

  駐村期間,何小青始終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把群眾的安危冷暖、幸福成色作為自己的最大追求、作為工作的最大成績,在群眾一次次依靠中成為他們的“自家人”。

  2024年8月22日,何小青在獨自一人駕車赴鄉政府工作途中從垂直高度約80米的地方滾落至河中。8月30日上午11時15分,何小青的遺體被找到。大金川河畔的余暉,是何小青留下的最美晚霞。金川縣全體駐村工作隊的隊員約定,要帶著何小青的那份任務一起前行,背最大的背篼,拿最大的鋤頭,為老百姓辦實事。(責任編輯:高晟寒 朱鴻瑜)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