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正會-中國文明網
姓名: 葉正會
事跡: 父子接力守護紅軍烈士墓91載
類別: 誠實守信
省份: 江西省
時間: 2025年第二次“中國好人榜”
發表時間:2025-06-20 來源:誠實守信
字體:
打?。?/a>

  葉正會,男,1950年2月生,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羅溪鄉坪港村村民。1934年,紅十六師團長蔡邦云在陽巖尖戰斗犧牲,葉正會的父親葉長和將團長安葬在坪港村并每年為其掃墓,1985年葉長和去世后,葉正會就繼承了父親的使命,履行“要世世代代守護烈士英魂”的承諾,默默地守護著這個紅軍烈士墓。葉正會曾榮獲“江西好人”等榮譽。

  無私躬行,做初心使命的捍衛者

  1934年5月,整編后的紅十六師移師南下,到五梅山開辟新的蘇區。當月26日,部隊移師羅溪斜港宿營,敵軍也尾追而至。紅軍連夜召開緊急會議,研究戰斗部署,主力部隊分別從沙嶺、南嶺向靖安方向轉移,留下兩個團阻擊尾追之敵。留下阻擊的兩個團以陽巖尖為中心,南嶺、沙嶺為側翼,憑借有利地形,多次打退敵人進攻。至下午四時,因為敵眾我寡,紅軍彈藥耗盡,被迫撤向靖安。這次戰斗,紅十六師死傷近400人,團長蔡邦云等英勇犧牲。

  葉長和是一位善良的農民,他和當地一些群眾,將英勇犧牲的紅軍一一掩埋。為了避免敵人追查,當年的墳墓很簡陋,在天井窩。天井窩位于陽巖尖半山腰,掃墓不方便,但是葉長和不忘初心,一直照看著蔡邦云的墳墓,年年清明為烈士掃墓,讓英勇犧牲的烈士在異地也有著陪伴。

  矢志傳承,做烈士墓園的守望者

  葉正會從小就看著父親葉長和守護著這個烈士墓,他從父親那里學到了對歷史的敬畏和對烈士的尊重。1985年,葉長和老人去世前,告訴兒子葉正會,蔡邦云團長在戰役期間曾經負傷住在他家中,他和蔡團長曾經有過約定,答應蔡團長以后有機會會盡最大可能照顧好犧牲烈士的英魂。叮囑他,和蔡團長的這個約定我們葉家要子子孫孫一代一代傳承做到,并且以后要是有機會,還要想辦法盡量找到他的后人,讓他魂歸故里。因此,他毫不猶豫地接過了父親的擔子,繼續守護著這個烈士墓。葉正會還說,等我走不動了,我會把這些事情交給我的兒子去做,一代一代接力做下去。

  這些年來,葉正會一直默默地守護著這個烈士墓,從未有過任何抱怨。他每年都會親自清理墓地周圍的雜草,修補墓碑上的字跡。他的行為感動了許多人,也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和幫助。2014年,隨著葉正會年齡的增加,為了方便老人掃墓,在羅溪鄉政府支持下,葉正會將蔡邦云烈士墓改葬到坪港村村部對面的小山路旁,并豎立了墓碑,中間寫著“蔡邦云烈士墓”,上面是一顆紅五角星,左邊有蔡邦云的簡介,方便群眾更好地了解宣傳蔡邦云烈士的光輝事跡。

  義務講解,做英烈精神的傳頌者

  除了日常的守護工作外,葉正會還經常向村里的人們講述紅軍的故事。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能夠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歷史的重要性,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歷史的傳承中來。

  如今,葉正會也已75歲高齡。他有兩個心愿,一是找到蔡邦云的家人,完成父親的遺愿;二是宣傳陽巖尖戰斗,讓更多人知道英雄的故事。在葉正會的推動下,羅溪鄉政府會同武寧縣史志辦赴江西修水、湖北陽新、湖南平江等地查詢蔡邦云的資料,多家省市媒體紛紛報道,積極通過網絡媒體幫忙尋找蔡邦云的親屬。

  葉正會是一個平凡的人,但他卻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歷史是需要銘記的,而那些為民族解放、為民族尊嚴而犧牲的英雄們更需要我們去尊重和傳承。(責任編輯:周勝武 汪增澤)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