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音悅,女,1984年11月生,江西省鷹潭市愛在始終志愿者協會副會長。2014年,她目睹了安寧療護為患者帶去的治愈與溫暖,從此投身其中,24小時隨時待命,成為一名全職志愿者。在11年的志愿服務中,她服務了數十位臨終老人。蔣音悅曾獲“江西好人”等榮譽。
心靈深處的抉擇
2014年,蔣音悅偶然結識了安寧療護志愿者彭瑛。她看到彭瑛為老人進行身體護理,給予臨終關懷,老人在微笑中安詳離世。那一刻,蔣音悅深受觸動,她忽然領悟到,生命的尊嚴不僅體現在誕生之時,更應延續至生命終點。蔣音悅覺得自己也能成為一束光,照亮他人生命的最后旅程。于是,她放棄了原有的生活,成為一名全職安寧療護志愿者。
同年,蔣音悅迎來了作為安寧療護志愿者的首個挑戰——陪伴許奶奶走完生命的最后時光。許奶奶臨終前飽受病痛折磨,臉上寫滿了絕望與痛苦。但蔣音悅沒有絲毫退縮,她溫柔地抱起許奶奶,就像抱著一個純凈的嬰兒,用無盡的耐心和溫柔安撫著老人的心靈。即便老人吐出的白沫弄臟了她的衣服,身上散發的氣味讓人難以忍受,蔣音悅也始終陪伴在旁,用愛為老人筑起了一座溫暖的港灣。這一幕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也讓蔣音悅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她明白,安寧療護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使命、一份責任,是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
2014年夏天,在湖南長沙參加的一次關愛老人愛心活動中,蔣音悅見到鷹潭市愛在始終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們為一名臨終老人進行身體護理和臨終關懷,幫助老人從病痛中釋然,安詳離世。這讓蔣音悅深受感動和震撼,她意識到,即使在生命的終章,人們仍然可以保持尊嚴,獲得心靈的安寧,平和地與世界告別。多番了解安寧療護后,蔣音悅在家人的支持下,加入鷹潭市愛在始終志愿者協會,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安寧療護志愿服務者。
愛的踐行與堅持
頂著“名校碩士做護工”的質疑,蔣音悅開啟了全新的人生旅程。為了成為一名優秀的服務型志愿者,她系統學習了護理技能,從原本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姑娘,成長為能熟練完成擦洗換衣、創傷護理、臨終關懷等工作的全能志愿者。
老人大小便失禁或是突然嘔吐,這些在旁人看來或許難以接受的場景,對蔣音悅來說,卻是她尋常之事。有一次,張奶奶一口氣沒上來,站著暈厥過去,還拉了一褲子糞便。蔣音悅沒有絲毫嫌惡和猶豫,與同行的志愿者一起,細致耐心地為張奶奶清理身體,全程溫柔地與老人交談。
還有一次,蔣音悅遇到了面容憔悴、唇角嘔血的胡奶奶。面對這樣的場景,她同樣沒有慌亂和恐懼。她細心地為老人擦洗臉部、清理口腔,直到老人面容放松、潔凈。在老人離世前,她微笑著親吻老人的臉龐,用輕柔的話語安撫引導老人,直至老人安然離世。
蔣音悅照顧的老人中,有癌癥患者、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等。她陪伴著一個個躺在病床上的陌生人,在他們最脆弱的時候,緊緊握住他們的手,給他們帶去溫暖,讓他們在生命的最后階段感受到人間的溫情與美好。她堅信,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溫柔以待,無論他們處于何種狀態。
愛的交織與傳遞
多年來,蔣音悅對老人的深情凝視與親吻,已成為她獨特的表達方式。在她眼中,這些滿臉皺紋的老人如同最可愛的嬰兒一般珍貴。她的每一次親吻,都滿載著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也收獲了老人們同樣深情的回望與歡喜。這種兩兩相望、深深凝視的場景,生動詮釋了“愛出者愛返”的真諦,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
一次在面對一位身體狀況不佳、渾身又散發著難聞氣味的孤寡老人時,新加入的志愿者猶豫著不敢上前,但蔣音悅卻毫不猶豫地打來溫水,為老人洗腳、按摩,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這一幕不僅深深觸動了老人的心,也讓在場的每一位志愿者感受到了愛的力量與傳遞,激發了志愿者的愛心與行動。
蔣音悅常對志愿者說:“每次為別人善終守護,其實都是自己在成長,是老人給了我們機會去付出愛,我們才能融入愛,感受到輕盈、安寧和歡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只有深深為別人考慮著想的時候,才能發現我們可以為老人做些什么?!保ㄘ熑尉庉嫞褐軇傥?汪增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