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美珍,女,1976年7月生,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草原小學校長。從走出大山到回歸鄉村,從支教到扎根,2017年譚美珍主動申請從縣城調回村小,她克服重重困難,把一個僅有1名老師和13名學生的教學點,辦成了現有25名老師和263名學生的村級學校,并通過特色素質教育和非遺傳承,讓孩子們走向更廣闊的舞臺。譚美珍曾獲“湖南好人”“感動湖南”年度人物等榮譽。
從走出大山到回歸鄉村
陽光穿透云層,薄霧觸手可及。地處雪峰山脈東麓的虎形山,海拔1300多米,常年云霧繚繞,草原小學便坐落在此。隆回草原村是一個瑤漢混居的村落,譚美珍出生于此,村里唯一的學校就是草原小學,小時候,她最強烈的愿望是離開草原村、走出大山。然而2017年暑假,走出去多年的譚美珍,卻決定為了村里的孩子們回來。那時,她的身份還是隆回縣城東方紅小學老師,而草原學校的名字,出現在了計劃撤并學校的名單上,破敗的教室門口,掛著“危房”的警示牌。
老師走了,大多數孩子去了更遠的學校上學,那時的草原學校只剩1個老師和13個孩子,在一間租來的民房里上課?!耙粋€村子沒有學校,就像家里沒了孩子?!贝謇锏睦先藴I眼婆娑地跟譚美珍說。為了保住這個鄉村教學點,譚美珍以支教的名義回到了草原學校,2018年,她又悄悄地把編制調回了草原學校。調回來后,僅有的那位老師就調離了,譚美珍便成了光桿司令,但這樣卻穩住了草原學校,也讓學生家長放下了心。
從13個孩子到257個孩子
沒有校舍,沒有同伴,教學設備奇缺,教育經費拮據……困難面前譚美珍沒有氣餒,更沒有退縮。沒有校舍,先租村民的房子臨時應急;沒有幫手,就一個人“身兼數職”忙里忙外;經費緊張,想辦法東拼西湊;對困難兒童,她還兼起了業余“媽媽”,從生活和思想上處處關心孩子們的成長。
后來,在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學校新建了一棟有4間教室的教學樓,又陸續得到很多資助,來自全國各地的志愿者接力相助,師資一年勝過一年?,F在,小小的學校已經有了9個年級的孩子,200平方米的操場上,充滿著263個孩子的歡聲笑語,草原小學成了遠近聞名的村級學校。
讓大山的孩子走向更大的舞臺
在完成規定教學課程的同時,草原小學因地制宜開設了生態自然美學課、中國傳統文化課、國家級非遺嗚哇山歌傳承課等,獨具特色的素質教育收效明顯。學生參加全國語文朗讀比賽,一舉奪得全國團體組總冠軍?!八刭|教育的成效越來越顯著,孩子們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碧岬竭^去的2024年譚美珍很是感觸,“這一年我們一直在忙碌,沒有停歇,但也是收獲滿滿的一年?!?/p>
2024年隆回縣舉辦落實“雙減”政策素質教育成果展活動,該活動的舉辦,不僅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也吸引了不少媒體的目光,當天晚會的網絡直播訪客和瀏覽量達到了100萬,而虎形山瑤族鄉草原小學的兩個節目在展演中均獲得了高度贊譽。2024年小年夜,譚美珍帶著草原小學的孩子們,將一首合唱節目《嗚哇山歌》帶到了2024年湖南教育電視臺少兒春節聯歡晚會的錄制現場,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嗚哇山歌》展現出獨特而富有魅力的一面,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如今,慕名前來草原小學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多,學校正計劃建新的教學樓,辦成一所九年制義務學校,讓孩子們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云端花瑤”的草原學校也將有更美好的未來。(責任編輯:劉朝靈 何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