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民志-中國文明網
姓名: 向民志
事跡: 殘疾村民用雙拐撐起山里娃的“書屋夢”
類別: 助人為樂
省份: 湖南省
時間: 2025年第二次“中國好人榜”
發表時間:2025-06-21 來源:助人為樂
字體:
打?。?/a>

  向民志,男,苗族,1970年6月生,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瀘溪縣潭溪鎮小陂流村四組村民。向民志雙腳先天性殘疾,勉強依靠一雙拐杖或使用兩個矮凳行走。就是這樣一位拄著雙拐的農民,2016年起自籌資金,利用自家的空置宅基地,創辦了“明志書屋”,為村里及周邊的鄉村兒童提供了閱讀場所。多年來,書屋堅持免費開放,共服務兒童9400余人次。向民志曾獲全國優秀農家書屋管理員、全國十大讀書人物、“湖南好人”等榮譽。

  “讀書讓我找到了人生的價值”

  向民志出生在小陂流村一個貧困家庭,由于雙腳的嚴重畸形和肌肉萎縮無法站立,平時多用膝蓋跪著爬行,勉強能拄起一雙拐杖支撐片刻。走不出大山,升不了學,向民志只念了五年小學便被迫輟學了。一天,父親給鎮里的郵政投遞員代送報刊,因事未來得及送達,擺在家里飯桌上,他借機拿起來一張一張閱讀,就這一讀,徹底讓他迷上了書。家里沒有書,他就用雙手爬到半里多外的村部去借報刊,沒日沒夜地讀,不認識的字,他就查字典,好的段落和句子他就摘錄下來,有了書報的陪伴,他的生活開始充滿陽光。

  2007年,向民志搜集整理了7000多首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愛情歌謠,精選了3000多首后編輯成《湘西情歌》。之后,他又搜集了木葉情歌3000多首,編撰成《湘西木葉情歌》一書。這兩本民間歌謠集,填補了湘西地區多民族情歌出版史上的空白,為民族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作出了貢獻。這也讓向民志一下子成為當地的文化名人,知識真真實實地改變了他的命運。

  為大山孩子打造“文化家園”

  向民志了解到村里的孩子每逢假日都沒有好去處,他便萌生了在村里建一間圖書室的想法。2016年,他拿出多年寫書積累下來的8萬元稿酬,又通過各方籌款和縣相關部門的幫助,利用自家門前的荒地,建起了一座農家書屋,書屋命名為“明志書屋”。書屋每天全天候免費開放,來看書和借書的孩子和村民絡繹不絕,書屋成了文化匱乏的山寨中充滿生機與希望的文化空間。

  2018年,對向民志來說是最艱難的一年。從小,母親去世,哥哥早逝,這一年與他相依為命的父親也于年底辭世,向民志自己的痛風病更加嚴重,手腫的無法張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依然保持著清晨六點開門的習慣,每日生火爐待孩子們來讀書。當木炭在鐵盆里燃起暖光,孩子們的小手不再凍得通紅,這個拄拐的“書屋爸爸”才露出笑顏。他每年把自己平日里一點一滴積攢下來的稿費都用來購書、訂報刊。目前,書屋藏書1.2萬余冊,孩子們的讀書熱情愈發高漲。

  以愛為舟 守護童心揚風帆

  書屋的燈光,照亮的不只是書本。隨著向民志的堅守,他和他的書屋慢慢得到了更多關注,更多人加入到堅守書屋的行列。特別是從2021年暑假開始,為了解決暑期兒童看護難問題,向民志邀請了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的大學生支教隊來書屋為鄉村兒童開展支教活動,每年參加支教活動的大學生達10余名。

  幾年間,38場讀書活動、21場公益服務在書屋開展,從黨史學習教育到美術培訓,從防溺水宣講到親子游戲,書屋成了鄉村文化樞紐。鄉村兒童跟著大學生志愿者們學英語、做手工、談生活、話理想,知識在群山間架起橋梁。

  50平方米場地,1.2萬余冊書、3張閱覽桌、20個凳子、一個書屋管理員,正是這小小的“書屋”,為大山娃點燃美好未來和希望,更給山里的孩子們帶來了心靈撫慰,讓書屋成為村民們的“精神樂園”,而這一切便是向民志最大的快樂。(責任編輯:劉朝靈 滕茜)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