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允功,男,1949年12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勝利街道錦明社區居民。幾十年來,王允功始終心懷感恩,積極回報社會。從成立愛心互助小組到組建志愿服務隊,他帶動社區上百人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從一個人到一個團隊
2013年,王允功搬到了錦華七區280棟居住。搬家后的第3天,他留意到從樓宇門到電梯口的走廊地面凹凸不平,這給居民日常出行尤其是老年人的出行帶來了極大不便。他沒多說什么,直接用自家裝修剩下的水泥和沙子,把地面抹得平平整整。他還發現樓梯扶手和護欄銹跡斑斑,上面還積了厚厚一層塵土。于是,他找來抹布仔細擦洗,又買來油漆、毛刷和砂紙,從除銹開始,再刷上防銹漆,從1樓到11樓,一干就是5天。
為了能更好地服務大家,王允功把自己的電話號碼貼在了樓宇門上,并告知居民:要是有特殊情況,比如沒辦法照顧老人、孩子,或者家里水電氣暖需要簡單維修的,都可以找他幫忙。漸漸地,王允功做的這些“小事”感染了小區里的居民,大家互幫互助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在他的帶動下,居民們自發成立了“280愛心互助小組”。在他的影響下,周邊越來越多的居民紛紛加入,“280愛心互助小組”逐步發展壯大,最終以王允功的名字命名為“允功志愿服務隊”,王允功被大家一致推選為隊長。從此,一個人的善舉匯聚成了一群人的力量。
135顆火熱的心聚成一團火
2014年,王允功帶領“允功志愿服務隊”修補道路,這一事跡被居民拍照發到小區群里,他也因此成了大家口中的熱心人。王允功說,他每天外出遛彎都會經過那段路,“咱們小區老人多,路面坑坑洼洼的,很容易讓他們受傷?!毕氲阶约寒敱鴷r干過水泥工,有相關經驗,他便決定帶領大家一起把路修好?!霸使χ驹阜贞牎弊蕴脱徺I了沙子和水泥,攪拌了4200多斤混凝土。趁著夜色,隊員們齊心協力把路全部澆筑好了。第二天一早,王允功特意開車走了一遍,發現路面不再坑洼不平。他笑著說:“開車經過這兒,再也沒有‘咔嗒咔嗒’的顛簸聲了,親眼看到咱們的勞動成果,當時心里特別有成就感?!?/p>
這一年里,“允功志愿服務隊”成果頗豐,總共修補小區破損道路42次、透水磚地面23處。他們還自籌樹苗,在小區里種了416棵樹;為附近小區的10個公廁義務安裝了164個扶手,打了984個膨脹螺絲孔……這些數字背后,是隊員們無數個日夜的默默付出。如今,服務隊的志愿者人數已增加到135人,服務范圍覆蓋了周圍11個小區。在他們的帶動下,助人為樂的精神在社區深深扎根,越來越多的居民積極投身公益事業,讓溫暖在社區的每個角落傳遞。
幫助他人是一生無悔的選擇
王允功有一句口頭禪:“幫助別人,沒有理由?!睆?997年到2011年,他自掏腰包7萬余元,資助了12名失學兒童。1998年南方發生洪澇災害、2008年汶川發生地震,他都主動捐款捐物,累計為社會捐助38萬多元。2019年11月,70歲的王允功在遺體(眼角膜)捐獻申請書上鄭重地簽下自己的名字,希望百年之后能為他人留下一片光明。
2022年5月,東營市首家以志愿者姓名命名的工作室——“王允功工作室”正式成立。他整合轄區內的志愿服務力量,組建了磨刀隊、助老扶幼隊、設施維修隊等8個小分隊。磨刀隊的隊員平均年齡68歲,僅在2023年重陽節期間,就為48戶老人家庭提供了免費磨刀服務;設施維修隊堪稱社區的“及時雨”,僅2023年第四季度,就修復了37處樓道照明故障,維修了23套健身器材零件……2024年8月26日15時左右,東營市遭遇強降雨。王允功接到汛情通報后,馬上帶著21名佩戴黨員徽章的志愿者趕往積水區域。在齊膝深的積水中,王允功手持擴音喇叭,和服務隊隊員們一起冒雨疏通了300多米的排水管網,幫助12輛涉水車輛脫困。經過4個多小時的連續奮戰,最后一處窨井也恢復了排水功能,積水區域的水位開始逐漸下降。雨幕中,渾身沾滿泥水的志愿者們仍在排查進水地下室的隱患,他們身上的反光背心在車燈的映照下,宛如跳動的星火。
很多人問王允功,做這么多事到底圖什么。他的回答始終如一:“幫助別人,沒有理由;志愿服務,沒有終點。我雖然已經70多歲了,但只要還能動,就想做點實事。我要用行動詮釋一名老黨員、退伍老兵的初心和使命?!保ㄘ熑尉庉嫞汗?nbsp;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