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華,女,1968年6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超才幼兒園園長、當涂縣太陽花公益協會會長。她長期致力于公益事業,發起“紫絲帶”行動,深入校園開展防欺凌、防走失、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組建“太陽花志愿服務隊”,帶領近百名志愿者在全縣學校進行宣講,守護兒童健康成長;積極參與反詐宣傳,拍攝200余部反詐短視頻,開展35場反電詐直播活動。她始終活躍在公益一線,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華姐”。張華曾獲安徽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發起公益行動 守護孩子成長
張華長期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活潑開朗,是個“熱心腸”。在創辦幼兒園的過程中,張華特別關注那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她主動減免這些孩子的入園費用,并在生活中盡己所能幫助他們。2000年,張華作為隨軍家屬來到當涂縣,她的愛心也延續至新環境,通過資助學生、撫養棄嬰、慰問孤寡老人等方式持續傳遞溫暖。
2016年12月,張華受當涂義警協會的感召,帶著“守護平安”的信念加入隊伍,成為一名“義警”。她把自己的微信個性簽名修改為:“我是華姐,有事找我!”從此,張華再也沒閑下來過。2019年春節,張華與老同學聚餐時接到義警平臺的尋人任務:一個孩子離家出走。她立即放下碗筷,拉著老同學一起尋人。十幾個人走遍大街小巷,不放過一個犄角旮旯,最終在菜市場一個隱蔽的角落找到了孩子。談起這件事,張華的老同學開玩笑地說:“我千里迢迢去看望張華,一共在當涂26小時,除了吃飯和走路,其他時間都在陪張華找孩子!”老同學的一番話,流露出的是一份感動、一份欽佩。
這次經歷觸動了張華,她發起了“紫絲帶”行動,組織80余名義警深入全縣校園,開展防校園欺凌、防走失、防溺水宣傳。2020年,她牽頭成立太陽花公益協會,吸引119名志愿者加入,走進45所學校宣講,打造出馬鞍山市志愿服務品牌。
辦“夜聽”欄目 點亮孩子心燈
在積極參加義警活動的同時,張華特別關心孩子們的心理健康。2018年,張華辦起了“夜聽”欄目,利用短視頻平臺,給孩子們說榜樣故事,講人生經歷,談未來夢想,鼓勵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張華的手機備注里有869名孩子,他們通過“夜聽”認識了張華,親切地稱她為“華媽”。無論孩子們向張華傾訴苦惱還是分享喜悅,她都會認真地回復孩子們的每一個問題,竭盡所能幫助他們。
一天凌晨,張華接到一個輕生少女的短信:“張老師,我只想和你一個人說說話。明天太陽升起,就是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日子?!睆埲A看到短信后,和愛人驅車數十里,找到了女孩,抱著她安慰她。經數小時勸導,女孩的心結終于打開。
這件事雖然得到妥善解決,卻讓張華難以平靜?!吧钪杏龅綍簳r困難,該如何化解心中的疙瘩?”張華以此為話題開展了一場直播,讓更多人找到了如何緩解自己負面情緒的辦法。
反電詐宣傳 捂緊群眾錢袋
近年來,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張華萌生了利用網絡陣地讓更多家庭提高反詐騙意識的想法。她創新采用短視頻與直播形式,拍攝200多部反詐視頻,開展35場專題直播。張華用身邊人說身邊事,以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反詐,就像嘮家常一樣,特別接地氣。一個被直播吸引而來的網友說,之前總覺得自己已經具有很好的反詐意識了,聽了張華的直播才知道原來還有這么多無形的風險。有一次,張華接到一位男士的電話,稱自己的妻子要取30萬元匯到陌生賬戶做任務返現,家人都勸阻不了。張華一邊用電話與對方溝通,一邊往他們家中趕。因為執念比較深,女子不聽勸阻,張華就一路跟著她去銀行。途中,張華給她看自己拍攝的反電詐視頻,并列舉相似的騙局。最終,女子幡然醒悟,成功被勸服。
張華還創作了16首反詐兒歌,簡單易學、便于傳唱。這些兒歌在全縣中小學推廣,相關視頻網絡點擊量超10萬次。
有人問張華,這樣不圖報酬,馬不停蹄地奔忙,究竟是為什么?張華說:“不為什么,只想讓每個人感受到溫暖?!保ㄘ熑尉庉嫞汗?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