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踏上“五一”旅程
他們已在工作路上
他們既是普通勞動者
也是“中國好人”
讓我們走進他們的一天
5:00
新疆·阿勒泰
揮舞掃把的城市“化妝師”
凌晨5點,李強拿起工具,到達自己負責清掃的路面,開始一天的工作。今年54歲的李強是阿勒泰市環境衛生管理隊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作者。三十多年來,他不懼嚴寒酷暑,堅守崗位,為城市“梳妝”,用敬業和堅守勾勒出驕陽下最美的身影。
8:00
云南·玉溪
“若水童聲”里的音樂筑夢師
早上8點,普海玲帶著學生在排練室里練聲,二年級的小學生們音準還有些飄忽,普老師專注而又溫柔地耐心示范,每一張小臉都寫滿了認真。
2018年,普海玲來到玉溪市江川區九溪鎮馬家莊小學任教。由于教學任務重,教師資源少,當時的她既是數學老師、科學老師,也是音樂老師。為了讓鄉村的孩子們能夠勇敢地表達內心想法,她組建童聲合唱團,帶領孩子們走出鄉村。普海玲用自己的熱愛與堅持,讓音樂照亮每一個孩子的夢想。
9:00
海南·昌江
守護雨林的“女飛俠”
每天清晨,龐梅蘭都會準備好柴刀、干糧,騎著笨重的摩托車進山。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霸王嶺片區,夏季的炎熱讓干枯的落葉極易起火,因此,她的巡護工作必須嚴謹細致,不能有絲毫馬虎。
已在林業系統工作了18年的龐梅蘭,從最初管護一塊4800多畝的林地到現在成為2.24萬畝林地的管護小組長,每日爬土坡、跨溪流,在山巒起伏、溝谷縱橫的熱帶雨林里灑下無數汗水、歷經無數坎坷,用行動和堅守筑起了綠色家園的前沿防線。
11:00
陜西·銅川
播種希望的基層農技人
“長勢弱的麥田,就要及早追肥,加大施肥量?!薄艾F在這個季節,還要注意清除雜草、防治病蟲害?!薄衔?1點,在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陳爐鎮雙碑村的田地里,56歲的趙樹良正在給村民講解小麥春季管理要點。
趙樹良自1991年從農業院校畢業后一直在基層一線從事農業科研和農技推廣工作,三十多年來辛勤耕耘、默默奉獻,選育的“銅麥6號”兩次刷新旱地小麥小面積單產最高記錄。
14:00
重慶·大渡口
公益路上的“熱心的姐”
下午2點,曾信華如往常周末一樣,穿梭在中心城區的大街小巷。周末出行市民游客多,出租車生意好,本來可以多跑幾單的曾信華卻提前交班,隨后來到沙坪壩區井口鎮。
4年前的一次偶遇,讓曾信華與行動不便的張婆婆結下了不解之緣。張婆婆因為患有嚴重類風濕病,需要經常到醫院看病。曾信華定期免費接送老人到醫院,還經常上門看望,幫忙做家務,像這樣不計成本甚至自掏腰包幫助他人的事例不勝枚舉。在助人和賺錢之間,她總是把前者放在首位,身體力行傳播社會正能量。
17:00
青?!じ駹柲?/strong>
4500米雪域高原上的天路“信使”
傍晚時分,歷經11個小時、419公里的長途跋涉,郵車跨過沱沱河大橋,抵達了郵路終點——唐古拉山鎮。每到一個交接點,葛軍就把郵包整齊地碼放在門口,等全部卸完,天已全黑。
格唐郵路高寒、缺氧,自然環境嚴酷,葛軍一跑就是十多年。不懼風雪保障物資供給、不辭辛勞服務牧民群眾,用行動書寫了對郵政事業的無限忠誠。
20:00
遼寧·丹東
小島上的“光明衛士”
“別著急,我這就到?!蓖砩?點,正在吃飯的楊棟接到電話,一家漁家樂突然停電了,他馬上放下碗筷,急匆匆披上大衣向門外走去,瘦高的身影頓時融入濃濃夜色中。半小時不到,故障順利排除,燈光重新亮了起來。
楊棟是獐島村的電工,獐島坐落在黃海北部中國和朝鮮交界海域附近,被稱為祖國萬里海疆東端第一島。他堅守獐島36年,從海底電纜巡護、變壓器維護、供電線路檢修,到各家各戶電器維修、電費收繳,他都做到有求必應,有難必幫,守護著小島上的燈光璀璨。
沒有豪言壯語,卻用雙手詮釋不凡
不見波瀾壯闊,卻在平凡處締造微光
他們是街頭巷尾的春風
他們是晨昏中的星火
感謝每一位始終在路上的勞動者
致敬平凡中的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