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宗明,男,瑤族,1993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嘉樂學校教師、賀州市麒麟先鋒應急救援志愿者服務中心隊長。李宗明將無人機技術應用于救援,提升效率和安全。2021年成立救援隊后,成功搜救160人,包括121名老人和近40名兒童。2024年,他參與多起救援,如賀州抗洪、湖南搶險等,累計拯救3750多條生命。李宗明還團結志同道合者,發展隊員85人,開展安全培訓295場,培訓5500人次。
“小崗位”有“大抱負”
李宗明將無人機技術熟練應用于應急救援中,發揮其定位、通信、傳感器等技術優勢,顯著提升了救援速度和安全保障。2021年,他帶頭成立了賀州市麒麟先鋒應急救援志愿者服務中心,建立了“麒麟先鋒應急救援隊”。在他的帶領下,這支隊伍集合了眾多專業技能人才,與公安部門聯勤聯動,廣泛開展救援行動。
2024年4月,80歲的梁奶奶因阿爾茨海默病在桂嶺鎮家中走失。接到鎮派出所的聯動訊息后,李宗明迅速集結15名隊員,連夜深入大山展開搜尋。由于山野林葉茂密,熱成像無人機的顯像受到干擾,他便與隊友們逐片翻山越嶺,開展地面搜索。經過五天四夜的不懈努力,終于在第五天清晨找到了饑寒交迫、極度虛弱的梁奶奶。同年6月,80歲的沈爺爺在賀州城區走失。李宗明集結30名隊友,采用熱成像無人機空中引路、原點發散拓面地上搜尋的方式,展開地毯式搜尋。經過12個小時的不間斷努力,成功營救了這位身無分文、忍饑挨餓的老人。
這只是李宗明參與的180多起搜救故事中的兩個片段。多年來,麒麟先鋒在他的帶領下,成功搜救解救人員160名,其中包括60歲以上老人121名、未成年人及兒童近40名。李宗明用實際行動證明,即使身處“小崗位”,也能懷揣“大抱負”,在平凡中創造不凡。
“有技術”更“有擔當”
李宗明不僅技術過硬,更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2024年6月,賀州市突發嚴重澇情,他一刻不停地趕赴三縣兩區展開救援。在平桂區羊頭鎮,他救下群眾55人;在望高鎮,又救下群眾30人,多為老人和婦幼。同年7月,湖南省華容縣洞庭湖一線堤防發生管涌,堤壩決堤至100米以上。李宗明夜赴現場,面對兇險的災情以及該水域特有的血吸蟲病感染風險,他和6名隊友義無反顧地奔赴一線,搶救出一批群眾生活物資。在救援中,他常常爭分奪秒,不眠不休,只因放不下那些素不相識群眾的安危。
李宗明的“馳援版圖”橫跨大江南北。2021年,他參與河南新鄉、鄭州、鶴壁的洪災救援;2022年,投身廣西防城港、欽州的抗疫消殺以及桂林山火救援;2023年,參與河北涿州洪災救援;2024年,又趕赴湖南岳陽參與洪災救援。近年來,他累計自籌沖鋒艇、發電機、浮力救生衣、急救物資等救援設備500多件,籌集救援物資20100件,價值35萬元,參與救援行動220余場次,拯救了3750多條生命。僅2024年,就處置各類險情急情40余起,出動隊員400余人次。他的行動詮釋了“有技術”更“有擔當”的精神,展現了舍身忘我的奉獻情懷。
“有能力”更“聚眾力”
李宗明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團結更多人,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他團結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伙伴。目前,賀州市麒麟先鋒應急救援志愿者服務中心正式隊員已發展到85人,其中包括執業醫師、應急救護培訓師、心理咨詢師等專業隊員40名。
他們不僅在一線救援中發揮作用,還積極走進各中小學、幼兒園、單位社區,開展防溺水安全知識培訓、心肺復蘇基本搶救等培訓活動。近年來,他們共開展培訓295場次,培訓人員5500人次,廣泛幫助更多的人掌握應急救援知識和技能。
無論是疲累的搜尋救援,還是驚險的搶險救災,亦或是繁瑣的應急救援技能培訓教育,李宗明始終堅定地走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他說:“雖然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師,但我愿意義無反顧地投身于志愿事業中,永遠做一盞熱力的‘明’燈,為更多有需要的人帶去光明與希望!”(責任編輯:劉朝靈 楊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