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飛-中國文明網
姓名: 馬曉飛
事跡: “紡織人”24載耕耘一線 打通科技到產業“最后一公里”
類別: 敬業奉獻
省份: 安徽
時間: 2025年首次“中國好人榜”
發表時間:2025-03-21 來源:敬業奉獻
字體:
打?。?/a>

  馬曉飛,男,1976年8月生,中共黨員,安徽某棉紡針織投資有限公司技術研發部主任。24年來,馬曉飛從紡織小白成長為技術領軍人才,由他主持研發的仿鵝絨結構高保暖絮片,填補了國內空白,曾作為防寒服的填充物,用于2022年北京冬奧會服裝。馬曉飛技能大師工作室被評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先后培養了525名技能人才。馬曉飛曾獲全國技術能手、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破繭成蝶的轉型之路

  在皖北小城界首的紡織車間里,總能看到一個身著紅色工裝的身影穿梭在轟鳴的機器間。馬曉飛,這位從會計轉行的技術專家,用24年時光書寫了一段"跨界追夢"的動人篇章。當問及為何放棄穩定的會計工作投身技術研發,他的眼中總泛起光芒:“每當看到實驗室的創新成果真正變成惠及百姓的產品,那種成就感就像看見自己的孩子長大成才?!?001年,馬曉飛入職初創的安徽某紡織公司。那時公司還只是一家僅成立兩年多的傳統棉紡織企業,以棉紗、縫口線為主要業務。本可安守會計崗位的他,卻總在下班后鉆進車間,著迷地看著棉紗在紡機間流淌成線。沒人知道,這個年輕人心中正燃燒著對紡織技術的熾熱向往,同時也點燃了他轉崗研發的初心。

  從會計到技術研發的距離,遠比想象中艱難。為了能夠迎頭趕上,馬曉飛充分利用各種時間學習。他每天提前兩小時到崗,研讀《紡織基礎》等專業書籍,深夜哄睡孩子后,又貓在臺燈下整理實驗數據。在他的辦公室柜子里,堆放著大大小小幾十本筆記本,上面清楚地記錄著各個產品的工藝、路徑、難點、國內外進展……正是這種“死磕”精神,讓他快速地從“門外漢”一步步成為技術骨干,帶領團隊參與產品研發生產。

  2016年底,公司開始與東華大學等高校院所對接,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作為公司的技術研發部主任,馬曉飛主動承擔起與高校研發項目的對接工作。起初,專家講的紡織新材料概念,他聽都沒聽過。雖然懵懂,但是他明白這些代表著紡織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功夫不負有心人,馬曉飛在功能紡織材料技術成果轉化中,邊干邊學,執著于解決實際操作中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取得了系列創新性成果。他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國家重點項目7項,獲得授權國家專利153項,其中發明專利81項,主持編寫企業標準13項。

  “不管是前期生產一線技改、專利申請還是后來的技術成果轉化,遇到不懂的,就要想辦法弄懂。研發是一個漫長而枯燥的過程,既然選定了目標,就要一往無前,不甘失敗,不怕吃苦,耐得住寂寞?!瘪R曉飛說。

 攀登科技高峰的赤子之心

  在公司車間的產品展示區,一個個高科技新材料產品讓人目不暇接。為使這些“科氣”十足的紡織新材料從一線城市的高校實驗室,落腳皖北接上“地氣”實現量產,馬曉飛不知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

  2017年3月,公司與東華大學俞建勇院士成功對接,設立院士工作站,開啟了公司由生產制造傳統家紡向生產功能性紡織新材料的轉型發展之路。2019年,仿鵝絨結構高保暖絮片研發生產項目被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馬曉飛著手新產品研發。這是俞建勇院士團隊研發的新型紡織材料,該項目由院士工作站提供技術支持,公司進行技術成果轉化。大家前后做了近一年時間,試驗失敗了幾百次。

  實驗室里研發成功的材料,在投入生產時卻困難重重。那段時間,馬曉飛的主要精力始終瞄準成果轉化環節,常常奔波于生產線和實驗室之間?!败囬g的溫度、濕度,纖維的材質、配比,加工時的溫度、時長……任何一個因素差之毫厘,都可能使產品最終的性能天差地別?!瘪R曉飛說,“我們根據理論原理和過往經驗,不斷嘗試調整。其間,圍繞如何確保保暖絮片均勻度、蓬松度等達到指標要求,進行反復試驗,失敗了再重來,循環往復,最終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p>

  “仿鵝絨結構高保暖絮片具有輕質保暖、濕態保暖、柔軟舒適等優點,在完全浸濕的條件下仿鵝絨結構高保暖絮片仍能保持98%保暖率……”馬曉飛自豪地說。但只有馬曉飛和他的團隊才知道,從理論到成果,從高校實驗室到車間生產線,從實驗品到機械化量產,背后有多少次失敗,多少次“差點放棄”。作為團隊一員,生產廠長榮小瑛告訴記者,為了研發仿鵝絨結構高保暖絮片,近一年時間里,馬曉飛都一頭扎在生產一線,帶著他們每天重復打樣,“次數沒統計過,只記得半個車間都是不合格的產品?!弊罱咏晒Φ哪谴?,樣品卻在極寒測試中突然結塊??粗逊e如山的失敗品,年輕技術員蹲在地上抹眼淚,馬曉飛卻笑著打開筆記本:“來,我們把每次失敗的數據連起來看——這不就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嗎?”

  正是這份堅守,讓中國自主研發的保暖材料最終閃耀2022年北京冬奧賽場,更讓普通百姓在寒冬里感受到科技的溫度。據悉,仿鵝絨結構高保暖絮片屬于關鍵領域“補短板”產品,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為我國功能性紡織新材料產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匠心傳承的星辰大海

  匠心傳承,榜樣的力量是“潤物細無聲”的,2023年,馬曉飛技能大師工作室被評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目前,工作室已發展為50多人的團隊,最小的成員為90后。從跟著企業轉型開始,8年時光讓馬曉飛發生了蛻變。他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國家重點項目7項,參與省級項目11項,獲得國家專利153項,其中發明專利81項,被評為全國技術能手、安徽省江淮杰出工匠等。同時,自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以來,馬曉飛已帶徒500多人,培養帶徒名師1名,技師1名,高級工63人,中級工11人,初級工116人。帶動就業1000人,培養了一大批技能人才,讓匠人精神薪火相傳。

  從青絲到白發,這位“跨界工匠”用半生詮釋:真正的創新不在云端,而在工廠的每個細節里,科技成果的價值,最終要由老百姓的笑臉來丈量。(責任編輯:郭雯 張慧)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