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治,男,1966年10月生,山東省萊州中華武校理事長。32年來,李明治始終堅守著“讓世界看到中華武術的精彩”的承諾,誠信辦學,將武術文化傳播到世界舞臺,李明治曾獲全國優秀民辦中小學校長等榮譽。
一諾千金 以武為筆繪教育藍圖
李明治的家鄉有著深厚的武術文化底蘊,自幼他便對武術抱有濃厚的興趣,7歲跟隨村里的師傅習武。師傅對他寄予厚望:“武術的振興,就看你們這代人了?!边@份傳承中華武術的使命感,在李明治心中漸漸生根發芽。他向師傅許下誓言:“定要闖出一番事業,讓全世界見證中華武術的魅力?!?/p>
懷揣著這份承諾,1992年,從北京體育大學畢業的李明治毅然選擇回到家鄉創辦武校。面對辦學場地匱乏的難題,父親拿出所有積蓄,建起數排平房作為校舍。資金緊張,他就自己動手,參與砌墻建房。在那個年代,申辦民辦武校在當地尚無先例,困難重重。幸運的是,當地教體部門被李明治弘揚武術文化的堅定信念和不懈努力所打動,主動伸出援手,協助完成辦學手續,并派遣了6名專業人才負責學校管理和文化課教學工作。自此,集文武教育于一體的萊州中華武校步入正軌,先后為各大體育院校輸送了2000余名優秀運動員,并為社會培養了1.7萬名人才。
李明治始終致力于將武術文化傳播至家鄉的每一個角落,他發起了“武術文化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進機關”的活動,每年組織武術講座和義演超過300場次,吸引超過60萬人次的群眾參與,帶動成立了20多個武術文化團體,構建起一張覆蓋城鄉的武術文化網絡。2024年,李明治參與改編的戚家拳在煙臺市的中小學校中得到了廣泛推廣,他免費培訓了110名體育帶頭人,當地的武術氛圍愈發濃厚。
初心如磐 搭建世界武術交流橋梁
無論采取何種形式,只要能推廣武術,讓全球認識和學習中國武術,那就是真正的武術精髓所在。在履行這一使命的過程中,李明治始終堅持高標準辦學,追求卓越,他不僅致力于教育質量的提升,還積極探索武術與文藝的結合,創造出獨具匠心的武術表演,將它們帶上更廣闊的舞臺。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嘗試,沒有范例可供借鑒,每個節目的背后,都凝結著李明治無數個夜以繼日的努力與汗水。為了不辜負大家的信任,他帶領團隊不斷挑戰自我,突破極限。
截至目前,李明治帶領的武術隊伍九次登上春晚舞臺,3次在奧運會上亮相,還訪問了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參加國內外大型表演六十余場。經過三十多年的精心打磨,他們的創意武術表演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品牌,被國家體育總局認定為“國家體育產業示范項目”。
在推動武術“走出去”的同時,李明治也非常重視搭建中外交流的橋梁,吸引外國朋友親身體驗中國武術的魅力。他創立了國際武術交流中心和武術文化創意產業園,接待了來自六十多個國家的武術團體和友好人士,舉辦了武術文化交流活動以及青少年夏冬令營,還組織了二十四期涉外武術培訓。此外,他還發起了“中美意散手爭霸戰”“中國萊州—美國加州武術散打對抗賽”等國際散打賽事。自2011年起,他帶領武校連續舉辦了二十三場“山東好漢”“云峰對決”環球功夫大師爭霸賽,該賽事被評為山東十大知識產權賽事,吸引了超過百萬人次的外國選手和觀眾參與,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
矢志不渝 奏響中華武術文化強音
在李明治心里,“讓世界看到中華武術的精彩”既是一句承諾,也是一種傳承。為大力弘揚中華武術,李明治精心整理了自己潛心鉆研30多年的武術經驗,出版《全國青少年散打教學訓練發展規劃研究》,成為青少年散打分段晉級教案和考級標準評判的關鍵參考依據,為推動武術教育規范化、體系化發展筑牢了根基。
李明治深挖武術文化深厚內涵,用光影講述武術文化,輾轉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幾個城市,奔波于各個武術場館,向武術名家虛心求教,帶領團隊撰寫劇本,策劃編導了電視紀錄片《十八般兵器》《武林外傳》。這些節目在央視播出后,贏得了觀眾的廣泛贊譽。他還先后參與拍攝了《我的功夫夢》《二指禪》《云峰對決》三部電影和《中華武娃》系列微電影,在海內外發行播映,引起強烈反響,成為傳承中華武術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有力載體。
武術作為中國的文化標志,向世界展示中華武術,就是向全球展現中國人的精神風貌和優秀品質。在傳承與傳播的征途中,李明治始終堅守初心,踐行承諾,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精彩?。ㄘ熑尉庉嫞汗?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