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艷,女,1981年8月生,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扈胡鎮中心小學語文教師?!耙惠呑訉W做鄉村教師,一輩子甘做鄉村教師”。為了一句承諾,董艷堅守初心,在教學相長中探索出一套“田園詩意教育觀”體系,守護鄉村兒童盡情擁抱“詩與遠方”。董艷曾獲全國最美教師、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安徽省優秀教師等榮譽。
一句承諾 她甘心守望鄉土
董艷出生在霍邱縣扈胡鎮一個普通農家,從小喜愛閱讀。2006年,師范畢業的她回到家鄉,走上農村小學教師崗位?!班l村孩子該擁有什么樣的教育?”2007年,董艷在一次外出學習時,被城里孩子豐富的閱讀環境所吸引,她決定帶自己的學生“讀起來”,用故事填滿鄉村孩子的童年。
找準了方向后,剩下的只有堅持。從那之后,董艷篤定地走在“兒童詩創作”這條道路上。隨著董艷創作兒童詩的知名度不斷提升,她的事跡被越來越多人知曉。從2015年開始,不斷有沿海地區、大城市的學校向董艷拋來橄欖枝,甚至給出十分優越的條件想把她“挖走”,但最終都被她拒絕了。每每想起此事,董艷的眼眶都會泛紅,“當我第一次告訴孩子們,別的學校想讓我過去教書,我可能以后教不了他們時,孩子們哭著跑過來圍住我、抱緊我。他們舍不得我,全班哭成一片……我的心瞬間被扯痛,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也離不開他們。于是當場向孩子們許下諾言:“一輩子學做鄉村教師,一輩子甘做鄉村教師,我哪也不去!”從那以后,即使每年都有這樣的邀請,董艷再也沒有動搖過。她用實際行動守護著對孩子們的承諾,一心鉆研教學與兒童詩創作。
一首小詩 她點亮孩童希望
董艷在教學中發現,村里很多兒童不善言辭,怎樣才能更好地打開孩子們的心扉,讓他們愿意溝通呢?一次公開課上,董艷帶著孩子們吟誦《清明》,看著他們沉浸在詩歌中如癡如醉,她找到了和孩子們心靈對話的方式。為了把讀寫浸潤到每個學生的內心深處,董艷開設了“品味鄉土生活”課程,她帶領孩子們走向曬谷場、走進田間地頭,將視野投向土地,一起“閱讀”農村社會,描摹農村生活。
“花花綠綠的/田野/要沉睡了/憤怒的/犁田機/揮舞著大大的手/跑過來/五顏六色的/草兒和花兒/一個連一個/被趕進了泥土里/嘩嘩的/小河/唱著歌兒/花花綠綠的/田野/要沉睡了……”這是董艷的學生小明(化名)寫的一首小詩,字里行間都是孩子對鄉村生活的經歷和體驗。這樣的詩歌,在班級里、校園中隨處可見。
2016年1月6日,是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天。孩子們高興地喊:“董老師,小楠(化名)會寫詩了!”小楠是一個智力有缺陷的孩子,董艷每天都用兩分鐘的時間單獨教她讀詩。小楠雖然讀得很吃力,但她的表情告訴董艷,她喜歡詩歌。董艷更沒想到,近800天1600分鐘的閱讀時光,竟開啟了一個不會計算、不能閱讀的孩子久封在生命深處的智慧,讓她提起筆寫下屬于自己的詩。董艷覺得,這就是閱讀的力量,詩歌的力量?!安还?0年還是20年、30年……孩子的方向就是我的方向?!睘檗r村孩子們點亮人生的希望,這就是董艷永遠不變的初心與承諾。
一粒種子 她澆灌夢想之花
為了更好地兌現自己的承諾,董艷堅持推廣新教育理念,2016年,她申請成立新教育螢火蟲六安分站,帶領義工教師進行線上、線下閱讀推廣及教育服務,覆蓋30多個縣市的80多個鄉鎮,惠及8000多名師生。學生家長說,公益課程是農村孩子最好的“營養餐”。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董艷帶著自己的學生共讀了600多首童詩,500多本書。這是一場雙向奔赴,她寫了600多首詩送給孩子們,集結了詩集《為你寫詩》,孩子們則集體創作3000多首兒童詩,集結了詩集《那詩意在鄉土的歌》。這些詩歌、文章發表在各類刊物上,孩子們在各類各級比賽中也屢屢獲獎。四人參加安徽省校園讀書創作活動,獲得三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爸袊霭婕瘓F現代教育出版社計劃于2025年6月出版詩集《我們在鄉村大地上寫詩》,收錄了孩子們的100首兒童詩,我種下的種子,已經開花結果了?!倍G說。
董艷以己之學,踐行育人初心,心懷熱忱,信守溫暖諾言。為鄉村兒童筑夢是她永不放棄的旅程,也是她的幸福歸宿。(責任編輯:郭雯 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