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冰,女,1983年11月生,中共黨員,博鰲文創院黑龍江分院院長。于冰是一位坐擁600萬粉絲的“冰姐扒書”博主,也是深耕城市文脈十余載的文化守護者。作為松光里書店的主理人,她一直致力于對當地文化進行挖掘和推廣,用心用情講好哈爾濱故事。
深植文化根脈,喚醒城市記憶
“東北好了,就能回家了?!?024年初,哈爾濱冰雪旅游火爆全網時,于冰在零下30攝氏度的街頭拍攝的這條短視頻,讓無數東北游子熱淚盈眶。畫面中,她鼻尖凍得通紅,哽咽著說:“我們的城市不僅有冰雪,更有百年積淀的文化底蘊?!边@條爆款視頻背后,是她十余年致力文化傳播的深厚積淀。
從果戈里書店到中央大街雪島,再到松光里書店,于冰始終在選擇與城市歷史對話的空間。在松光里斑駁的磚墻間,她常常撫摸著泛黃的老照片對讀者說:“這些建筑會說話,我們要做它們的傳聲筒?!睍旯ぷ鞣侠C著的“不退”二字,是她面對困境時的信念——最艱難時連員工社保都難以維系,但她堅持用書店90%的黑龍江主題書籍構筑起文化陣地,手寫便簽上娟秀的字跡講述著每個書架背后的冰城故事。
創新文化表達,重塑地域形象
“索菲亞教堂的穹頂藏著多少秘密?馬迭爾冰棍的甜香飄過百年……”于冰策劃的16分鐘短視頻《共和國長子哈爾濱》,用鮮活的細節讓城市歷史“活”了起來。這部破圈作品在“冰姐扒書”賬號獲得千萬播放量,網友留言:“原來我的家鄉這么酷!”
線上線下雙線發力是于冰的文化傳播密碼。在松光里文創區,東北虎造型的雪糕模具旁,她正指導設計師:“要把中華巴洛克的雕花紋樣簡化,讓雨傘既實用又承載文化符號?!必浖苌?,“爾濱味道”明信片集合了紅腸、格瓦斯等元素,游客常笑著說:“這是能帶走的哈爾濱?!蓖ㄟ^扶持年輕設計師,她已孵化出200余款特色文創,讓傳統文化煥發生機。
凝聚人才星火,共建家鄉未來
在書店二樓的“人才驛站”,于冰正在給大學生講解政策:“哈爾濱‘丁香人才計劃’為你們提供創業補貼,留下來吧,這里需要青春的創造力?!彼謾C里存著數百條游子留言,最觸動她的是那句:“希望我們的孩子生在東北、長在東北、建設東北?!?/p>
為此,她發起“追故鄉的人”項目,邀請文化學者、非遺傳承人講述黑土地的故事。在最近一期視頻里,80歲的版畫藝術家握著她的手說:“丫頭,有你這樣的傳承人,我這手藝斷不了?!比缃?,已有30余位青年設計師通過她的平臺扎根東北,12個大學生創業團隊在書店孵化。
從短視頻里知性解讀的“冰姐”,到書店中忙碌的“于掌柜”,這位“文化守夜人”始終相信:當越來越多人讀懂東北的文化密碼,這片黑土地終將迎來真正的春天。正如她常說的:“我們要做的,不僅是留住鄉愁,更要讓年輕人看見未來?!保ㄘ熑尉庉嫞褐軇傥?單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