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紹雨,男,1952年10月生,中共黨員,大興區高米店街道郁花園社區居民。2016年,社區黨支部號召黨員踐行初心,為民服務,王紹雨便把“為居民免費磨刀”寫在了義務服務承諾書上,截至目前他已義務為群眾磨刀1萬余把、剪刀2千余把,服務了萬余名居民。
“磨刀匠”義務服務暖鄰里
2016年,郁花園社區黨支部號召黨員為民服務,把能為社會做的事寫在承諾書上。王紹雨心想,平時總有鄰居找他幫忙磨刀,何不趁此機會把這項義務服務推廣出去,于是便在承諾書上寫下“每年三月初至十月末,每周四上午8:00至12:00為居民免費磨刀?!睆哪菚r起,每周四上午郁花園社區3號樓前總有一個“磨刀匠”免費為居民服務。至今他已經堅持了9年。
同年3月24日,王紹雨的“磨刀事業”開張了,一個長板凳、一塊磨刀石,便是他的全部“家伙事兒”,簡單的工具背后蘊藏著老人一顆熾熱服務鄰里的心。鄰居們聽說后,排著隊來找他磨刀,院子里回蕩著“刺棱、刺棱......”的磨刀聲。一上午下來,王紹雨腰酸手疼,但他卻非常高興。他說:“沒想到這么受歡迎,今后一定堅持下去?!弊源酥?,每回王紹雨“出攤兒”,前來請他磨刀的居民便絡繹不絕。這更堅定了他義務磨刀的信心,干勁兒更足了,他還隨身攜帶一個小本,記錄每次磨刀的信息,包括時間、地點、刀數。
為了提高效率,他還自費添置了一臺電動角磨機。但是一開始用角磨機卻不是特別熟練,就在王紹雨摸索的時候,砂紙刀片卻在高速轉動下削到了王紹雨的手,鮮血立刻從長長的傷口里涌了出來,居民們看到都立刻叫他去診所包扎,但是他卻不愿意耽誤服務居民們的進度,而是簡單用酒精和創口貼快速處理了傷口,然后又坐在了角磨機前開始服務。王紹雨的愛心舉動,贏得了居民們的贊聲,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王叔”,夸他是個模范黨員。
“老手藝”磨出街巷煙火氣
后來王紹雨除了每周四為本小區服務,其余時間便開始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有時一整周都閑不住?!笆聵I版圖”也從高米店街道,擴展到清源街道、觀音寺街道、魏善莊鎮等地,越來越多的地方留下了他義務磨刀的身影,無論繁華的商業區還是僻靜的小巷,他的笑容和親切的話語,總能給人帶來溫暖。他的手藝來自于多年的學習和實踐,更來自于一顆樂于助人的心?!澳サ妒聵I”并不輕松,長時間的彎腰、不停的摩擦對于手部的磨損,一不小心還會傷了手,這些都稱得上是對老人的極大挑戰,然而在他的心中,能夠為社區居民做點什么是他作為黨員、作為社區一份子的責任和使命。
“義務”“志愿”分文不取
隨著知名度越來越高,找他義務服務的社區、公益組織和各種單位越來越多。一次,有個單位在社區組織公益活動請他過去服務,一到現場,269把刀、41把剪子赫然擺在王紹雨面前,這要磨到什么時候才能磨完?然而王紹雨沒有被嚇退,而是很有耐心地干起了這個“大活兒”,那次他整整磨了兩天才完工。組織單位給他紅包,王紹雨趕緊推了回去說“這可不行,說好了是義務服務,我絕不能收錢?!?/p>
王紹雨數年如一日,奉獻著自己的夕陽余暉。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磨刀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展現了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也激發了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事業的熱情。(責任編輯:高晟寒 陳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