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友譜-中國文明網
姓名: 鄧友譜
事跡: 執桿為畫六十載 非遺傳承煥光彩
類別: 敬業奉獻
省份: 湖北
時間: 2025年首次“中國好人榜”
發表時間:2025-03-21 來源:敬業奉獻
字體:
打?。?/a>

  鄧友譜,男,1947年9月生,湖北省仙桃市雅儒堂麥稈畫藝術有限公司設計師。鄧友譜用60年時間專注研究麥稈畫,巧妙融合多種藝術手法,攻克麥稈畫難以長期保存的難題。他不辭辛勞,奔赴全國各地講學授課,傾囊相授麥稈畫技藝,培養人才、傳承技藝。他設立麥稈畫傳承工作室,向國內外游客免費開放,積極宣傳非遺文化。他帶著麥稈畫獻禮奧運、走出國門,先后榮獲10多項國家級大獎。

  從“繼承”起步 邁向“技成”巔峰

  鄧友譜自幼隨父親鄧道清學習麥稈剪貼畫和雕花剪紙,十余年在外拜師學習書法、國畫、篆刻藝術。因為熱愛,他從小立志:此生只與書畫親。盡管生活艱辛,他始終未曾放棄,這些經歷不僅為他的麥稈畫創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更為他日后的藝術創新提供了豐富的“養料”。

  1965年,鄧友譜開始麥稈剪貼畫創作,成為仙桃市鄧氏麥稈畫第六代傳承人。他對傳統工藝進行革新、拓展,在原有剪、熏、剖、粘、繪的基礎上,加入更多更細工序,使作品更精細寫實。同時,將《紅樓夢》《水滸傳》等名著人物納入題材,精心創作了一系列鴻篇巨制。對比祖輩僅有書法對聯、花鳥蟲魚的粗簡式畫作,鄧友譜的麥稈畫有了質的提升,成套人物、亭臺樓閣、名山大川、當代楷模等紛紛入畫,其內容充分表現了荊楚文化和江漢水鄉的地方特色,作品也由純平面質感形式,變為半浮雕、浮雕及多種立體表現形式,細膩生動、清雅質樸。

  從1995年至今,鄧友譜都在創作—獲獎—再創作—再獲獎的藝術山峰上跋涉、收獲。從市級工藝美術大師,到湖北省工藝美術大師,再到全省杰出十大工藝美術大師,最后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推薦名單,獲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每進一步,鄧友譜都保持著坦然與欣然之心,“看到古老的藝術煥發生機,受到歡迎重視,我特別高興?!?/p>

  于“手藝”生根 達成“守藝”傳承

  過去,麥稈剪貼都是家族內師徒口手相傳,不會輕易示人,白白讓人學了去,然而鄧友譜卻決心打破這一傳統,立志將麥稈剪貼手藝傳承并發揚光大。40多歲時,生活稍順,鄧友譜婉拒各方聘請,自己創辦麥稈畫室。鄧友譜不僅帶著麥稈畫走進湖北、重慶、黑龍江等地的高校親自授課示范,還常年收授華科大、湖美、魯美研究生為弟子,讓他的麥稈畫室從昔日的一人一案,發展為如今擁有固定弟子10多人的傳承基地。對前來求教的年輕人,鄧友譜傾盡所學,“巴不得這門藝術多展新枝,根深葉茂?!苯浰H授,鄧小軍、葉紫等5人先后成為省工藝美術大師。他還設立了麥稈畫傳承工作室,免費為市民、外地游客、學生乃至外國友人宣傳非遺文化,讓他們現場體驗、制作麥稈烙畫,以點帶面,促進了非遺文化的傳承、創新與發展。

  2017年,鄧友譜被推薦為仙桃市政協委員,為傳承非遺文化深入調研、撰寫多份建議提案。在他的建議下,沔陽小鎮、夢里水鄉、沔街工美樓等多個景點都設置了專門的“沔陽民間藝術工作室”。麥稈畫與貝雕、皮影戲等多種民間藝術一起,正以鮮活姿態,綻放于世人眼眸。

  以“傳承”為基 實現“傳播”跨越

  “非遺需要傳承,更需要傳播。想要打開市場,就必須讓更多人了解麥稈畫!”2008年,鄧友譜以一幅長14米,高1.1米的麥稈浮雕《清明上河圖》和500幅麥稈畫《鳥巢》《福娃》獻禮奧運,麥稈畫逐漸走出國門?!都t樓夢》《鬧天宮》《竹林七賢》等作品被中國民俗博物館、中國香港藝術館、美國匹茲堡藝術博物館等藝術場館收藏。幾十年來,他向北京奧委會、各省市書畫院等機構場館,無償捐贈麥稈畫400多幅,“只要國家需要,群眾喜歡,我就覺得自己做的事有意義、有價值!”

  除了宣傳,鄧友譜和次子鄧小軍參加了近百場大大小小的展會,作品也由當年的“養在深閨人未識”,變為如今的“飛入尋常百姓家”。最令他欣慰的是次子鄧小軍子承父業,以極大熱情投身麥稈畫事業,并將作品搬上了互聯網,將民間藝術推向五湖四海。

  多年堅守,融藝破難,將麥稈畫打造為藝術精品;授藝講學,傾力傳承,全力搭建非遺文化傳播橋梁。以匠心守藝,用熱忱傳薪,鄧友譜用一生詮釋對藝術的熱愛,成為非遺傳承路上的璀璨星光?。ㄘ熑尉庉嫞簞⒊` 張麗)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