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典主,男,1950年6月生,2024年9月去世,中共黨員,生前系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香口鄉李師關村村民。88年前,方典主爺爺的一句承諾開啟了方家五代接力守護紅軍墓的歷程。戰爭年代,方家人不懼艱險;和平年代,方家人不為名利。88年間,方家人風雨無阻,踏平崎嶇山路,默默守護烈士安寧。五代人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印證著紅色鄖西忠心向黨的光榮歷程。方典主曾榮獲“湖北好人”等榮譽。
一句托付 熱血青年踐行守護之約
七葉山也叫茓子山,是鄖西縣香口鄉境內海拔超過1000米的一座高山,與陜西省山陽縣漫川關、西照川鎮交界,自古為鄂陜交通要道。1934年12月,紅二十五軍長征來到鄖西,開辟了鄂豫陜革命根據地。1935年7月紅二十五軍主力離開根據地,留在當地的六路游擊師成立紅74師繼續戰斗。1936年4月下旬,紅74師西進,在山陽縣西照川鎮龍山消滅反動民團百余人后,轉移到和龍山一山之隔的鄖西縣,在七葉山上,一位紅軍傷員因救治無效犧牲。
當時,反動派殘酷鎮壓、圍堵,紅軍將士行軍倉促,部隊臨走時找到當地一名進步村民方明耀,一起將犧牲的戰士葬在七葉山頂的懸崖邊?!爱敃r出于對村民安全的考慮,紅軍沒說安葬的是誰,只說是位紅軍干部,臨走前戰士們再三叮囑我爺爺要保密,爺爺承諾一定會把這位紅軍戰士的墓守好”,方典主回憶道。
從那時起,這就成了方家的秘密。1959年,方明耀臨終前,把這個秘密告訴兒子方憲政。1988年,方憲政臨終前,又將這個秘密告訴二兒子方典主。方典主和父親都是黨員,他清楚地記得,父親當時語氣非常嚴肅:“你是一個共產黨員,入黨的時候宣誓過,要保守黨的秘密,這就是黨的秘密,你一定要好好守下去!”
風雨礪行 黨員先鋒彰顯赤誠本色
鄖西是湖北解放第一縣,革命文化底蘊深厚,紅色血脈賡續傳承?!爸还苌蠅?,不要亂問?!边@是方家從方明耀開始傳下來的家規。36年里,方典主牢記長輩囑托,定期去山上給紅軍墓培土修葺,清理雜草,巡查守護,逢年過節前去拜祭。
守護英靈談何容易!為了莊嚴踐諾,方典主多次面臨考驗。1994年,方典主一家搬到了山下,上山單程就要2個多小時,山路陡峭險峻,最窄的地方僅容一人側身通過,身后就是萬丈懸崖。但他依然堅持定期上山掃墓,無論刮風下雨,始終心系紅軍墓,堅持在惡劣天氣中完成巡看。只有親自查看墓地安然無恙,他才能真正安心。1998年,村里修水庫、建電站,取土挖石時挖到紅軍墓邊,有人提議動墳,身為生產隊長的方典主堅決反對,毅然攔下,保住了紅軍墓;2008年,一場山火蔓延至七葉山,方典主不顧個人安危,沖在滅火一線,全力守護紅軍墓免受火災侵襲。
精神賡續 五代同心共筑忠魂豐碑
2022年,方典主罹患癌癥并接受了胃部切除手術,他深知自己或許再難踏上山路,于是決定,像父親一樣,把這個任務傳給下一代,他的兒子方英東正式接過守護紅軍墓的重任,延續這份跨越世代的堅守與傳承。
方家人并不知道,在他們幾代人為紅軍掃墓的時候,還有人也在尋找這座紅軍墓。2021年,鄖西縣史志部門從20世紀80年代一份采訪鄖西籍紅二十五軍戰士丁啟洪的筆記上發現“一位紅軍犧牲在黃云埔邪(“茓”的音誤)子山上,埋在那里一個廟上”的文字記錄,多次到香口鄉黃云埔村尋找紅軍墓線索,始終無果。2023年,香口鄉黨委再次派人到與黃云埔村交界的李師關村調查,找到方典主了解情況,他思量再三才把秘密告訴黨組織,“我當時剛動手術,以后可能也守不動了,烈士如果還有后代,他們來了要去哪里找親人?所以我想,是時候把情況告訴政府了”。
紅軍墓的秘密被公開,在外工作的孫子方才彬了解到爺爺的故事后很受震撼,連夜寫下了第二封入黨申請書,寄回李師關村黨支部,表示作為家族的第五代,他一定要把守護紅軍墓的責任傳承下去!
2024年7月,香口鄉黨委授予方典主“全鄉優秀共產黨員”。2個多月后,久經病痛折磨的方典主離世,臨終前念念不忘,再次囑托兒子方英東:“我走了,你跟彬彬要繼續去上墳,為紅軍守好墓,一定要記得!”
初心不改,代代傳承。方典主走了,但方家人傳承了88年的忠誠與堅守沒有中斷,守墓的誓言仍在回響。一諾千金,方家五代人用堅守詮釋著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緬懷,印證著這片紅色土地對黨的赤膽忠心。(責任編輯:劉朝靈 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