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享受”從業以來最長假期的呂萌這兩天實在憋不住了,“特別想上臺蹦跶兩下”。近3個月來,這個被稱作“中國芭蕾第一男孩”、“芭蕾王子”的28歲小伙兒,因腰椎骨折不能上臺表演。 談到傷勢,他輕描淡寫地甩出一句:“沒啥要緊,受傷很正常?!毙W四年級開始練習芭蕾以來,呂萌負傷的次數數不清,最嚴重的一次,也只是休息了一個星期。他有一個原則——輕傷不下火線。 那是一次巡回演出的最后一場,舞臺下,觀眾陶醉于男主角精湛的舞蹈技巧,頻頻鼓掌;舞臺上,男主角呂萌正嘗試完成最后一個托舉動作,眼中噙著淚水——在上一場演出中,他的手腕差一點骨折。他卻堅持演完最后一場,“票都賣出去了,沒辦法,必須演”。 在10余年的演出生涯中,呂萌像這樣忍著病痛堅持表演和訓練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份堅持背后,是一段隱藏在“芭蕾王子”光環背后、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求學經歷。 芭蕾本身就是一項“磨人”的藝術。呂萌所在的遼寧芭蕾舞團舞蹈學校里,與他一起學習芭蕾的60余名同學中,最終能堅持下來繼續跳芭蕾的只有三四個人,“實在太苦了”。剛開始的前三年,呂萌也差點兒放棄,“混了兩年,成績一直排在班里‘黑名單’上,倒數第一得過好幾次?!?/p> 一次放假回家,他傻眼了:父親最喜歡的一套多媒體設備不見了,電視機、影碟機、音像、喇叭全都沒有了。 面對兒子的疑惑,父親敷衍了一句:“你叔開了飯店,新開業,借去用了?!睂嶋H上,這些家電被變賣了,為了給呂萌湊夠第二年的學費。當時,芭蕾舞學校的學費每年1萬元,呂萌父母每月的收入才六七百元,為了供兒子上學,夫妻倆四處借錢。 這一次,少不更事的兒子第一回體會到父母的不易。也正是從那時開始,呂萌才真正開始了從小男孩向男子漢的蛻變。雙休日,其他學員都回家休息、外出購物,呂萌卻把自己反鎖在練功房里,一練就是一整天;練功休息時間,其他孩子都回宿舍睡覺、玩游戲,呂萌則見縫插針地學理論、看書。 功夫不負有心人。多年后,這個當初拖了全班后腿的“差生”,竟在芭蕾舞國際最高層次賽事——瓦納爾國際芭蕾舞比賽中奪得空缺數年的“評委會特別大獎”。那一年,呂萌18歲。 很多人不知道,直到那次拿到獎金,呂萌一家才算正式還清外債,“一身輕松”。 至今,頂著“芭蕾王子”、“中國十大杰出青年”光環的他仍然保持著休息日反鎖在練功房里練功的習慣,從早上9點到晚上5點,不踏出練功房半步。要知道,一個半小時的芭蕾基本功練習,就相當于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踢一場球的體力消耗。 “舞蹈演員的價值就在舞臺上,如果因為成名了,就不練功、不上臺,很快就會變得一文不值?!?個月沒上臺,呂萌“腿癢癢了”,他正摩拳擦掌,準備復出。(記者 王燁捷 ) 呂萌·微寄語 無論是做舞蹈演員,還是做其他工作,干一行就要愛一行。業務能力夠強才是硬道理,只要將自己的工作當作一份真心熱愛的事業來做,名利、金錢就都不再重要。反之,如果過于看重名利,即使能僥幸收獲,也未必長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