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保護有了“山東模式”
發表時間:2011-12-14   來源:光明日報

  山東省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采取“邊普查、邊搶救、邊保護”的“山東模式”,成效顯著,使得諸如漁鼓戲、山東花鼓、伏里土陶、泰山皮影戲等50多個珍貴瀕危項目重獲新生。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上,山東首創“四個一”普查評估辦法,即以縣級為單位,完成“一本普查資料匯編、一個檔案資料室、一個珍貴實物陳列廳、一個數據庫”。目前,全省140個縣市區都建立了自己的“四個一”,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數據庫,被國家數據庫中心確定為全國唯一試點單位。

  在“非遺”普查過程中,多個珍貴瀕危項目經“搶救”得到恢復和發展以后,成為當地知名的文化品牌。

  目前,山東已經命名7個單位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20個“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示范基地”、9個“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基地”、262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其中被推薦成為國家級傳承人的有50名。對傳承人,每人每年給予6000元經費資助,并與他們簽署傳承責任書,建立管理檔案,鼓勵其履行傳承義務,開展傳習活動。

  同時,山東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對有潛質的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類項目,在保持其本真特點和核心技藝的前提下,探索資源的合理利用。一是鼓勵進入市場。二是建立傳承基地和生產園區。三是舉辦文博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演等活動,為適宜的非遺項目進入市場開辟多種途徑。(記者趙秋麗 特約記者李志臣)

責任編輯:劉星星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24538&encoding=UTF-8&data=AAZ6WgAAAAcAAB7qAAAAAQAq4oCc6Z2e6YGX4oCd5L-d5oqk5pyJ5LqG4oCc5bGx5Lic5qih5byP4oCdAAAAAAAAAAAAAAAuMCwCFGVB1oQDhm_p0QGhsEsm18UNDZb5AhRFNxd5a4tdD6Zet9DH2ElIF_DvFA..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24538&encoding=UTF-8&data=AAZ6WgAAAAcAAB7qAAAAAQAq4oCc6Z2e6YGX4oCd5L-d5oqk5pyJ5LqG4oCc5bGx5Lic5qih5byP4oCdAAAAAAAAAAAAAAAvMC0CFB4LKj5RzS64M69Kg_oDvOTeRm3lAhUAlVu3IOkvOuZQJFLxLq8HBnN7w2Y.&siteid=7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