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泛起粼粼波光,將兩岸的繁華與生機揉進晚風里。6月29日,“我們一起去看?!比襟w宣傳活動采訪團飛抵廣州,一場關于“國際視野”“綠色發展”與“人文溫度”的海事故事,在珠江之畔徐徐展開,這片承載著千年航運記憶的水域,正以新的姿態,講述著中國海事的文明故事。
珠江岸邊游人如織。榮毅 攝
國際舞臺的中國印跡
來到廣東海事局會議室內,海事人走上講臺,用幾段跨越國界的故事,勾勒出中國從規則“參與者”到“制定者”的成長軌跡。
船檢處工作人員講述道:“當年一場重大海難暴露了國際規則的空白,我們用技術方案敲開了參與全球規則制定的大門?!彼f,“我們推動救生筏標準升級,用多年時間讓‘生命至上’從中國經驗走向國際共識;再后來,我們又率先在IMO(國際海事組織)提出新能源海運安全議題,把中國智慧寫進未來規則?!?/p>
“船員是航運的‘流動名片’,更是漂泊的‘海上家人’?!彼驂ι系氖澜绲貓D,地圖上數十個國家的標識連成一片,這些都是與中國簽署船員證書互認協議的伙伴?!懊恳粡堊C書都像一座橋,讓中國船員的足跡越走越遠?!彼f,“這些數字背后,是船員熱線常年無休的耐心,是健康管理為船員筑起的‘安全網’,更是我們對‘船員是關鍵工作者’的鄭重承諾?!?/p>
生態文明的嶄新答卷
在珠江碼頭,采訪團將目光轉向內河航運。
“珠江上的新能源客船,是‘新質生產力’的試驗田?!睆V州內港海事處的技術人員講述,“新能源車已經隨處可見,我們也致力于不斷完善新能源船舶。目前投入運營的游船,用‘零排放’讓污水不沾江水、岸電替代燃油,我們用‘全周期關懷’讓船員上崗前有‘身體+心理’的雙健康保障,把‘綠色’和‘人文’都裝進了珠江航運的每一寸航程里?!?/p>
碼頭邊,新能源游船上的船員們分享道:“以前開燃油船,機艙里總有股子油味,現在開電動船,安靜得能聽見水浪聲?!闭f話間,暮色四合,游船即將離港,滿載一船歡笑。江面上的船燈、岸邊的霓虹交相輝映,照見的不僅是珠江的美,更是廣州海事人守護生態、服務民生的初心。
從國際規則的“制定者”到珠江渡運的“向新向綠”,中國海事的文明,是人文與溫情的交融,是生態與發展的共贏。當游船駛過廣州塔下時,“我們一起去看?!焙陀又袊胶H盏闹黝}燈光依次亮起,映照在江面的漣漪里,蕩漾起中國海事向深藍、向未來的力量。(記者:榮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