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告業發展指數報告(2025)》發布:廣告業穩中有進、量質齊升
新華財經北京6月17日電(記者孫廣見)1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中國經濟信息社在京聯合發布《中國廣告業發展指數報告(2025)》。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廣告業發展指數達128.4點,較上年增長8.0%。在宏觀經濟向好、技術創新驅動和政策環境優化等多重因素推動下,廣告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綜合效益進一步提高。

圖為《中國廣告業發展指數報告(2025)》專題新聞發布會現場。
報告指出,2024年,我國廣告業整體呈現“穩中有進、量質齊升”的新發展格局,產業實力、產業環境、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四項指標均明顯提升。
具體來看,產業實力指標較上年增長10.6%,達到137.4點。廣告業收入總量及增速均實現躍升。全國廣告業事業單位和規模以上企業廣告業務收入為15464.1億元,較上年增長17.9%,我國廣告業規模繼續穩居世界第二,占全球比重進一步提高。15個省份廣告業務收入超百億元,24個省份廣告業務收入較上年實現上漲,互聯網成為主要發布媒介,互聯網發布收入占發布環節收入的比重增長至86.5%。
產業環境指標較上年增長8.3%,達125.5點。目前,我國已形成以30個國家廣告產業園區為骨干、60余個省級廣告產業園區為基礎的廣告產業集聚區格局,成為實現供應鏈整合、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據統計,2024年國家廣告產業園區共入駐廣告及關聯產業企業近2萬戶,解決20余萬人就業,全年廣告業務收入突破2200億元。
社會效益指標達到128.6點,較上年增長5.9%。公益廣告播出時長同比增幅顯著,推動社會文明建設作用日益重要。在就業方面,規上企事業單位廣告從業人員數量穩定,人均薪酬提升;規下企業戶均吸納廣告從業人員4人,發揮就業“蓄水池”作用,廣告業通過直接崗位創造和產業鏈協同帶動,有力拉動就業市場。
經濟效益指標在2024年達到122.3點,較上年增長7.0%。2024年,廣告業務收入增速高于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增速,廣告業通過專業化品牌建設服務提升企業商業價值,以創新營銷方式引導消費趨勢轉變,憑借產業聯動效應帶動整體經濟增長。雖然受減稅降費等助企政策影響,廣告業直接繳稅金額有所下降,但借助“廣告助企”“廣告助農”等活動,行業對實體經濟的效能倍增作用持續強化。
分地域來看,在區域經濟實力、消費市場需求、政策支持力度、技術革新能力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廣告業已經逐漸形成了“東部集約領跑,中西部梯度跟進”的發展特征。東部地區廣告業發展處于領先地位,并充分發揮資源富集優勢形成集聚效應,形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區域性廣告業高地;中部地區廣告業呈加速崛起態勢,既有傳統優勢省份湖北、湖南,又有以河南為代表的新興力量;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保持平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