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名單公布,四川省共有陳懷炯、冉體蘭、郭漢中3人被授予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李月莉、楊光銀、張崇魚、陸相東、馬均、蔡小彬6人被授予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自2007年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開展以來,四川堅持以深厚的文化底蘊滋養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倡導人民群眾崇尚道德模范、學習道德模范、關愛道德模范、爭當道德模范,推動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培育出一批批扎根基層、感動全國的先進典型。
截至目前,四川省共有18人被授予“全國道德模范”稱號,70人被授予“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他們是道德的踐行者、精神的引領者、時代的奮斗者,集中體現了公民道德建設的豐碩成果。
他們的故事和精神如璀璨星辰,照亮巴蜀大地,充分彰顯了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精神風貌。
此次全國道德模范表彰名單上,那些孕育自巴山蜀水的可敬可愛的名字,讓四川的榜樣故事充滿溫度與力量——
專注考古文物修復事業38年,“重現”華夏輝煌古蜀文明的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管部副部長、文物修復高級技術工郭漢中,用漫長的光陰與文物對話,讓千年文明薪火相傳。作為文物修復高級技術工,他帶領團隊“復活”六千余件珍貴文物,并培養了一批文物修復技術人員。他的故事,是文化守護者用一生作答的執著長卷。
懸壺六十載,大醫精誠濟蒼生的雅安市天全縣中醫醫院原院長陳懷炯,用無私奉獻詮釋“醫者仁心”。作為一位扎根基層的中醫骨科醫生,他累計治療患者超100萬人次,打破“傳內不傳外”的祖訓,將祖傳診所和配方無償捐給當地政府,帶出一大批醫療骨干。感動于他的大義,人們尊稱其為“大先生”。
危急時刻伸援手,舍臂救童顯大義的遂寧市大英縣回馬鎮文武村村民冉體蘭,以血肉之軀筑起生命屏障。面對疾馳的貨車,她毫不猶豫沖上前去,用身軀護住過馬路的孩子,自己卻被卷入車輪下,左臂粉碎性骨折被迫截肢。事后,她淡然道:“一只手臂換一條命,值了!”這份無畏與擔當,讓無數人淚目。
還有十余載從事二胡公益教學,傾情助殘幫困的資陽市雁江區農業農村局退休職工李月莉;駕駛重型罐車勇救7名工人,身負重傷卻無悔的四川交運眾城物流有限公司駕駛員楊光銀;為紅軍樹碑立傳,賡續革命文化基因的巴中市川陜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終身名譽館長張崇魚;帶領企業誠信經營,踐行一諾千金的四川天華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陸相東;數十年專注水稻栽培研究,矢志強農興農的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教授馬均;“帶著奶奶出嫁”,用愛詮釋親情的內江市威遠縣連界鎮國防村村民蔡小彬。身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他們同樣以平凡大愛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凡人微光的深刻內涵,共同標記出“德耀巴蜀”的精神高度。
偉大出自平凡,崇高源于堅守。在四川這片道德沃土上,無數先進典型以平凡之軀踐行崇高品德,塑造出巴山蜀水間的道德模范群像。他們的精神,激勵著更多人追光前行。
供稿:四川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