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云南精神文明新篇章——云南省精神文明建設綜述-中國文明網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云南精神文明新篇章——云南省精神文明建設綜述

發表時間:2025-05-30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文明立世,文化興邦。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p>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云南,為云南工作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強大動力。牢記囑托,云南省緊扣“一個跨越”、“三個定位”、“開創發展新局面”這個總綱,錨定“3815”戰略發展目標,推動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全省經濟總量突破3萬億元,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物質強筋骨,文明定格局。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云南持續解放思想、改進創新,精神文明建設行穩致遠,取得新成效、展現新氣象。

  在2025年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云南續奪殊榮再次突破,在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工作中取得20年來的最好成績,走出了一條具有邊疆民族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設之路,為努力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開創云南發展新局面匯聚起強大精神文明動力。

以文明培育構筑精神高地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薄皬埞鹈匪颊笾v堂”第十五講現場,“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老師的聲音在華坪女高回蕩。臺下,來自高校的師生代表悉心聆聽,“微光的力量”思政課通過網絡直播傳遞到全省各個分課堂,數十萬人接受精神洗禮。

  文明培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根基,需要豐沃的土壤承載。聚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云南立足實際、厚植沃土,讓文明培育可感可及,以文明培育構筑起精神高地。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理想信念教育與中國夢宣傳教育之中。

  當“燃燈校長”張桂梅用生命托起大山女孩的希望、“農民院士”朱有勇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英雄航天員”桂海潮蒼穹抒發家國情懷的故事傳遍云嶺大地,“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為闡釋和培育中國精神添上了鮮活注腳。云南在全國首創思政教育品牌—“張桂梅思政大講堂”,通過電視和網絡開門講好思政課,已成功舉辦大講堂15講、分課堂400余講?!缎聲r代思政金課“張桂梅思政大講堂”》案例入選全國2025年網絡文明建設優秀案例。

  清晨,中越、中緬邊境線上的國歌聲響起,“千里邊疆同升國旗同唱國歌”活動讓云南邊境線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流動課堂;暮春,“詩經里的中國”誦讀演唱活動讓《蒹葭》《子衿》的悠揚韻律在蒼山洱海、哈尼梯田間回響,6.1億次網絡傳播量見證了這場茹古涵今、詩意唯美的活動。歌聲瑯瑯,文明熠熠,文明之花綻放云嶺大地。

  ——讓文明溫度體現在對“精神火炬手”的尊崇中。

  2025年1月,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落地大理,全網傳播量2億多次,這是對云南以榜樣的力量引領時代新風的肯定:2021年以來,推薦4人入選全國道德模范、1人入選“時代楷?!?,推薦63人(組)入選“中國好人榜”、4人入選全國“新時代好少年”,選樹“云嶺楷?!眰€人30名、“云嶺楷?!比后w5個,評選表彰云南省道德模范及提名獎90名,選樹“云南好人”316人(組)、“新時代云南好少年”143人(組)。

  彰顯好人好報、德者受尊的鮮明導向。云南省制定實施《“云嶺楷?!标P懷工作意見》《云南省道德模范幫扶慰問金發放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看望慰問“云嶺楷?!?、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4600余人次;邀請先進典型代表出席第三屆全民閱讀大會開幕式、云南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升國旗儀式、云南省春節聯歡晚會等重要活動,引領更多的人爭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文明風尚的維護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

  ——文明理念賦予“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更深層意蘊。

  昆明長水機場出發層的電子大屏,綠水青山、生態文明、綿綿鄉愁、悠閑旅居……一幅幅精彩畫面交替呈現,“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之365天”公益宣傳吸引南來北往的旅客紛紛駐足觀看。

  “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之365天”公益宣傳融媒體欄目2024年3月7日上線以來,以生動的敘事、開放的姿態、創新的表達,全方位展現“現代文明、生態綠色、多姿多彩、和諧幸福、開放包容”的云南生活。截至2025年4月底,欄目全網閱讀量超5.5億人次,國內各大網絡平臺共發布、轉載超4.3萬條,生動鮮活推動“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具象化,欄目入選2024云南網絡正能量專題專欄“十佳精品”。

以文明實踐浸潤全域肌理

  3月31日,隨著云南省建設“興滇潤邊新時代文明實踐”動員部署會的召開,一場覆蓋全域的文明實踐三年行動拉開帷幕。這是云南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黨中央關于邊疆治理各項決策部署,落實省委、省政府打造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升級版”要求的創新舉措。

  文明實踐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多元文化交融的云南熱土正以“邊疆、民族、鄉村”三大特色為筆,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云南路徑,勾勒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壯美畫卷。

  文明之光點亮4060公里國境線——啟動“興滇潤邊新時代文明實踐帶”,標志著云南全域全民實踐邁入“3.0時代”。實踐帶輻射昆明市及8個邊境州(市)、25個邊境縣、374個沿邊行政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串聯起28個國家級口岸和邊境線。在“一線”“四廊”“多點”“擴面”的文明實踐新布局下,各地迅速行動、先行先試。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建設的“千里邊疆文明廊帶”上,傣鄉兒女用象腳鼓傳播黨的政策;瑞麗市姐相鎮“中緬民心相通大舞臺”上,跨境文化展演讓胞波情誼歷久彌新。文明實踐不僅讓國門旁的群眾在家門口感受文明溫度,更讓中國文化、中華文明通過口岸橋梁走向鄰邦,成為展示“中國之治”的生動窗口。

  開啟民族文化融入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繡+文明實踐”工作室里,繡娘們指尖翻飛間,非遺技藝與時代精神完美融合;大理古城里,“著漢家衣裳·時空的對話”中國傳統文化沉浸式文明實踐活動吸引6000萬名網友圍觀。針對農村“一老一小”問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創新開展鄉村“家長夜?!蔽拿鲗嵺`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和歡迎,入選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習近平文化思想實踐案例選編》。

  與此同時,在廣袤的云嶺鄉村,一場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律知識、科學知識、市場意識、文明習慣的“五個普及”實踐活動正悄然改變著鄉親們的生活。按照“一州市一品牌,一縣區一特色”的總體部署,全省各地積極打造融民族特色、產業特長、地域特征為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在玉溪峨山縣,傳統花燈戲被賦予移風易俗新內涵;在保山市,“火塘會”讓黨的創新理論在裊裊炊煙中入腦入心。傳統節日更成為民族團結的盛宴,“我們的節日”集中示范活動放到基層舉辦,相繼在昆明市磨憨—磨丁合作區、紅河州蒙自市、臨滄市滄源縣等舉辦。僅2024年,全省便開展文明實踐活動26.65萬余場次,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7.96萬場次,服務群眾1780.85萬人次。

  更可喜的是,實踐催生連鎖反應:文山三七種植戶組建“誠信聯盟”提升產品溢價,普洱咖啡合作社引入區塊鏈溯源技術,昭通蘋果產區興起“直播新農人”培訓。文明素養的提升,正在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2年6月,全省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陣地建設全覆蓋,提前半年完成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部署任務。全省建成縣(市、區)文明實踐中心129個、鄉鎮(街道)文明實踐所1416個、村(社區)文明實踐站15374個,實現全覆蓋。從國門到村寨,從非遺工坊到田間地頭,云南以文明實踐為紐帶,書寫邊疆治理現代化與民族文化傳承創新的時代答卷,每一次文明的播種,都在收獲幸福的果實,每一場實踐的開展,都在譜寫民族團結進步的新篇章。

以文明創建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春和景明,紅河州開遠市“幸福大草原”綠意盎然,市民在智能健身步道揮灑汗水,孩子們在科普長廊探索自然奧秘。這片占地16.8萬平方米的城市綠肺,既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也折射出云南文明創建工作的深層邏輯——當文明創建融入城市肌理,城鄉融合文化發展便有了生生不息的活力源泉。

  2025年1月24日,修繕一新的保山市隆陽區九隆街道仁壽門文化廣場重新開放,僅在春節假期,就吸引了2萬多名游客前來打卡?!拔医衲?0歲啦,沒想到仁壽門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奔易∪蕢坶T街道的朱自祥大爺高興地說,“文化廣場建成后,不僅視野寬闊了,還帶活了一條街的經濟發展?!?/p>

  在麗江,22.5萬名志愿者構筑起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們活躍在大街小巷、景區景點,以真誠服務傳遞溫暖,用愛心行動詮釋文明;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開展文明宣傳、環境整治、科普教育等工作中,彰顯先鋒本色;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到禮讓行人、美化社區、“光盤”行動、文明養犬、規范停車等文明行動中來,“做文明人、說文明話、辦文明事”成為浸潤心田的行為準則。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文明創建是城鄉融合發展的動力所在。抓住每一次文明創建的“窗口期”,云南積極探索“創建—鞏固—提升”的可持續發展路徑,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從階段性的文明城市創建向常態長效的城市文明建設進階。

  樹牢“全周期管理”理念。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云南準確把握改進創新的新思路、新要求,聚焦“瘦身、減負、少測、低擾、降噪、提質”工作原則,摒棄路徑依賴,把繡花功夫用在平常,更好發揮文明城市創建的龍頭帶動作用。召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視頻會,組織26城“一城一策”專題培訓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指導城市不斷優化創建方式方法,刪繁就簡、去蕪存菁,有力有序組織全國文明城市昆明市和麗江市等4個地級提名城市、蒙自市等10個縣級提名城市參加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統一評估。

  樹牢創建為民利民惠民理念。云南不斷優化便民服務渠道,整合暢通12345政務服務熱線,讓群眾的訴求能夠得到及時回應和解決。試點開展“市民滿意度回訪”“我為創建建言獻策”等活動,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讓群眾成為文明創建的參與者和監督者,不斷提升群眾參與度和滿意度。同時,維護文明創建的良好形象,守護好文明創建這一“金”字招牌。

  樹牢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理念。云南注重城鄉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發展,將培育婚育新風、整治殯葬陋習作為樹立文明新風的重要突破口。指導全省14865個村(居)委會完成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的修訂工作,在其中充實了移風易俗相關內容和約束性措施,并連續兩年開展“最美村規民約”評議和展示交流活動。指導全省行政村建立紅白理事會,制定議事章程和紅白喜事活動公約,引導紅白理事會規范客事辦理桌數、餐食和禮金標準,2024年全省共規范紅白事辦理97902場次。與此同時,挖掘整理大理“照壁文化”、劍川“楹聯文化”等一批流傳于民間,蘊含崇文重教、耕讀傳家理念的優秀傳統家風文化,培育孵化26個“云嶺好家風”傳習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城鄉精神文明融合發展。

  承百代之流,會當今之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云南正不斷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為云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云南新篇章。

  供稿:云南省委文明辦

 

【責任編輯:鄧純雪】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